『』以家族之力撑起东晋半壁江山,琅琊王氏如何走上门阀制度的巅峰

“旧时王谢堂前燕 , 飞入寻常百姓家 。”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 , 用平白朴实的语言 , 将世家门阀的衰落表现的淋漓尽致 , 对于人数更多的寒门子弟来说 , 世家的衰弱当然是一件好事 , 可以促使相对公平的社会环境出现 , 人才得以从下到上的流动 。
『』以家族之力撑起东晋半壁江山,琅琊王氏如何走上门阀制度的巅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可是对于“王谢”这样的世家大族来说 , 却未免显得有些不公 。权力最初的获得 , 往往是要付出与之相对应的付出 , 单以琅琊王氏来看 , 它之所以能够在战乱频发的两晋之中 , 逐渐走上世家门阀的巅峰 , 最重要的就是因为曾以家族之力 , 在风雨飘摇之中 , 撑起了东晋王朝的半壁江山 。一、 西晋八王之乱 , 中原乱战 , 皇室南迁 , 王氏家族在此时维护司马家族统治 , 协助晋元帝南迁 , 开辟东晋王朝 , 建立了不朽功勋
公元265年 , 曹魏灭蜀汉后两年 , 司马炎篡魏自立 , 建立西晋王朝 , 其后十年生聚 , 在公元前279年灭亡东吴 , 完成统一 。
『』以家族之力撑起东晋半壁江山,琅琊王氏如何走上门阀制度的巅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在西晋统一全国的过程之中 , 借助并依靠世家大族的力量 , 逐渐对王朝形成威胁 , 为此司马炎不得不大封宗室诸王 , 以试图用皇族压制世家 。
实际上在西晋王朝的时候 , 这种分封制确实促使皇族强于世家 , 基本上是压制着世家的 。但所谓皇家无亲情 , 被分封四方镇守世家的司马氏诸王们 , 随着时间的流逝 , 彼此之间血缘关系的淡漠 , 慢慢的生出野心 , 变成了最大的世界 。
其结果就是八王之乱 , 中原汉民经过汉末的战乱 , 本来就人口不足 , 西晋开国时稍有喘息之机 , 又被八王之乱拖入战争的泥淖 , 再次人口递减 。
土地就在那儿放着 , 中原民族人口不足 , 土地荒芜 , 那么边疆民族自然要内迁以获得更好的生存机会 , 在此基础之上 , 北方逐渐被草原民族占据 , 西晋王朝也不得不南迁 。
而在南迁的过程之中 , 王氏家族能够在东晋成长为天下豪阀之首的老祖宗就出现了 。
『』以家族之力撑起东晋半壁江山,琅琊王氏如何走上门阀制度的巅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东晋末年 , 随着司马家族自己因为八王之乱而严重消耗 , 世家门阀的力量逐渐压过皇权 , 此时琅琊王氏的王导、王裁、王旷等 , 都是晋元帝最主要的谋士 , 其中王导提出南迁 , 也就是后来的西晋 , 可以说延续了晋王朝百年国祚 , 王旷主张“分陕” , 为晋王朝在江东能够稳定下来 , 立下了汗马功劳 。
《晋书》中记载司马睿评价王导说:“卿 , 吾之萧何也 。导德重勋高 , 孤所深倚 , 诚宜表彰殊礼 。而更约己冲心 , 进思尽诚 , 以身率众 , 宜顺其雅志 , 式允开塞之机 。”
用萧何之于汉高祖刘邦的贡献 , 来比喻王导对于西晋王朝的贡献 , 实际上还是不够的 。萧何只是个安民官 , 总管后勤 , 而王导除了安民之外 , 还有族弟 , 族侄外出为将 , 为西晋乃至东晋王朝的稳定抛头颅洒热血 , 不知几人牺牲 , 几人早逝 。二、 东晋建立后 , 王导、王敦等王氏子弟或在内联络北方“侨姓” , 或在外 , 镇压南方反抗 , 逐渐掌握军权 , 形成“王与马 , 共天下”的局面
『』以家族之力撑起东晋半壁江山,琅琊王氏如何走上门阀制度的巅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如果说西晋时期的琅琊王氏 , 只能说是国之干城的话 , 那么毫无疑问 , 西晋时期的王氏家族 , 已经成长为一个怪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