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工作报告的七个“首次”
5月25日下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采访人员发现,今年的报告正文为近年来篇幅最短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报告的调整修改、征求意见等提出新的要求,也为反复打磨留下了空间,起草历时半年,为历年来时间最长 。
报告中七个“首次”,更令中外采访人员眼前为之一亮 。
首次全景展现“四大检察”
2019年“四大检察”第一次写进全国人大决议 。今年的报告专门对此进行回应,通过深度融入“理念观念”,采用大量“案例数据”,首次对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整体展现 。
首次全口径披露办案总数
报告首次全口径披露了全国检察机关办案数据,包括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数,刑事、民事、行政申诉案件数,公益诉讼案件数,对诉讼活动中的违法情形提出监督数 。
司法办案数字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报告不仅是检察工作的呈现,还要努力成为整个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状态的镜像,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 。以这些数据反映检察机关司法办案情况的同时,也展示整个司法检察成果、法治建设样态 。公开更多的数据就是要接受人民监督与评判,督促检察机关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
【最高检工作报告的七个“首次”】首次出现刑事、民事、行政申诉数
报告透露,2019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刑事、民事、行政申诉案件258520件 。受理民事申诉案件142203件,同比上升23.9% 。
采访人员对比发现,以往报告主要披露的是申诉案件中提出抗诉和检察建议的数字,今年报告首次出现了刑事、民事、行政申诉数 。
首次使用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数
报告中,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数也是首次使用,与批准逮捕数和提起公诉数比,多了检察机关审查后决定不批捕和不起诉数 。
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检察机关审查逮捕案件935432件,审查起诉案件1413742件 。对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的决定不批捕191290人、不起诉41409人 。
首次分析20年来刑事案件变化情况
“1999年至2019年,检察机关起诉严重暴力犯罪从16.2万人降至6万人,年均下降4.8%;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占比从45.4%降至21.3% 。与此同时,从严规范经济社会管理秩序,新类型犯罪增多,‘醉驾’取代盗窃成为刑事追诉第一犯罪,扰乱市场秩序犯罪增长19.4倍,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增长34.6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增长56.6倍 。”
采访人员发现,今年的报告匠心独运,在报告刑事检察工作中,通过披露1999年至2019年“升降”数据,专门分析了20年间的刑事犯罪变化情况,附件中还制作了图表,清晰反映了主要犯罪趋势 。这种大跨度的历史纵向分析,是第一次出现在最高检的工作报告中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报告力图通过20年来刑事案件变化情况,努力解构“两大奇迹”背后的法治密码,同时更好地预测未来的趋势 。”最高检希望,报告中给出的20年的数据变化,能够为司法实践、社会治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也让这份报告更有史料价值和服务功能 。
首次提出行政检察工作“政和”新理念
“针对一些行政诉讼案件不符合起诉条件被驳回,讼争问题未解,案虽结事难了,去年10月起开展专项监督,通过促进和解、督促纠正违法、给予司法救助等方式,已化解行政争议378件,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政和 。”这是最高检针对行政检察工作在报告中首次提出“政和”新理念 。
行政检察的“政和”,前提和基础都还是“案结事了” 。检察机关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办案参与社会治理,把化解矛盾纠纷落实到办理行政检察监督案件全过程 。行政案件处理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 。行政检察“一手托两家”,对合法的行政决定要维护其权威性;对违法的行政决定,有些要督促纠正,有些要和解互谅,最终在案结事了的基础上达成于法不悖、于事有效的通达、和谐 。
推荐阅读
- 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检:全国平均每万人刑事犯罪发案量13人
- 但是却脱粉后回踩的人,因为比黑粉和营销号更要理解明星,王一博被列七个罪名
- 中国新闻网最高检:去年超32万人因危险驾驶罪被起诉
- 最高检:涉未成年人犯罪稳中有变 司法保护任重道远
- 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4—2019)》
- 白皮书最高检:我国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数量逐年下降
- 最高检最高检:未成年人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数量逐步减少
- 新疆|有远见的一位中国人,把被遗弃10年的领土收复,相当于七个英国
- 最高检:14至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数量逐年减少最高检:14至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数量逐年减少
- 最高检:未成年人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数量逐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