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农村剧,又想靠明星?( 二 )


21世纪之初 , 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带来了新一轮的农村剧创作高潮 。除了之前的苦情类与致富类还在延续 , 农民进城务工现象(以及反面的留守者对土地的热爱)成为新的选题 。
这一时期 , 本山大爷带来了被B站后浪们奉为神作的《马大帅》;管虎延续了他在《上车走吧》里的纪实风格 , 拍出了9.5分的《生存之民工》和9.3分的《外乡人》 。不少网友猜测 , 黄渤可能就是因为《民工》里出色的表演被宁浩挑中 , 出演了《疯狂的石头》 , 从而开启了他的国民影帝之路 。
【】盘活农村剧,又想靠明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冲击之下 , 农村剧的衰落与乱象
基本从2011年起 , 农村剧的产量与影响力再度回落 。偶有佳作 , 但整体来看 , 还是在日新月异的国剧市场中走向了边缘化 。
这一时期新的亮点是年代农村剧 。往往是从某地方、某家族切入 , 全景式地展现农村和农民在历史长河中的命运变迁 , 颇具史诗感 。比如改编自当代文学代表作的《红高粱》、《平凡的世界》、《白鹿原》 , 山影的《老农民》 , 还有姑且与之一脉相承的《大江大河》 。
《老农民》于2014年12月底登陆山东卫视、北京卫视、河南卫视、黑龙江卫视首播 , 对打同期的《武媚娘传奇》 , 尚能成为收视黑马 。2017年播出的《白鹿原》就没有那么好运 , 收视与口碑几乎倒挂 。
2014年还有一部吴秀波主演的《马向阳下乡记》 , 是近年来少有的 , 在电视收视、网络评分与官方奖项多个层面上都表现突出的当代农村剧 。它虽然是一部扶贫主旋律 , 但并不脸谱化 , 剧情上讽刺了某些现象 , 人设也有一定突破 , 比方说这个与吴秀波当时的形象高度契合的“都市雅痞” 。
【】盘活农村剧,又想靠明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事实上 , 不需要重金打造年代布景、某种意义上又存在刚需(任务剧或者中老年专供)的当代农村剧 , 可能才是农村剧里产量最多最稳定的 。然而这也意味着泥沙俱下、乱象丛生 。
比方说以《乡村爱情》为代表的农村喜剧 。《乡爱》小人物、人情味以及东北笑星们的表演也能满足观众轻松下饭的需求 , 从电视时代到网络时代都屹立不倒 , 然而始终逃脱不了“审丑”、“低俗”的争议 。
【】盘活农村剧,又想靠明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另一类农村苦情剧 , 收视往往不错 , 但用互联网上的眼光看 , 价值观极其陈腐 。编剧擅长用各种匪夷所思的飞来横祸烘托女主的善良坚忍和无私奉献 , 最后再来个强行原谅强行HE 。父母辈看了会怀旧 , 年轻人看了会窒息 。故事已经谈不上什么逻辑 , 更别说书写现实了 。
年轻人真的不爱看农村剧吗?
农村题材、扶贫故事 , 真的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吗?
怎么可能 。
因为在追逐明星、颜值、甜剧的同时 , 年轻人同样也会沉迷种田网文和经营类游戏 , 乐于在短视频平台看素人赶海、做菜、吃饭、学习……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 , 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 , 人们实际上更需要舒缓治愈、细水长流的内容 , 能提供点虚假的成就感就更好了 。
【】盘活农村剧,又想靠明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可惜大部分扶贫剧 , 或许是承载了太多“任务” , 又或是唯恐题材太过日常化、缺乏戏剧性 , 将重心放在了喊口号式的宣传或者人物之间的情感伦理纠葛上 , 稀释了事业线 , 冲淡了种田与致富的爽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