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银行频现客户信息泄露“丑闻”:单条售价近百元,建行工行均有员工被判刑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银行频现客户信息泄露“丑闻”:单条售价近百元 , 建行工行均有员工被判刑
银行银行频现客户信息泄露“丑闻”:单条售价近百元,建行工行均有员工被判刑
本文插图
图片源自网络

出品 | 搜狐财经
作者 | 佟亚云
近期 , 江苏淮安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案 , 其中一名嫌疑人系建设银行员工 , 仅靠帮忙查询银行卡信息 , 一年黑色收入超30万元 , 每查询1条银行卡相关信息 , 可获80至100元不等的报酬 。
除建设银行以外 , 中信银行也于近期陷入隐私泄露风波 。 脱口秀演员池子举报称 , 中信银行违规泄露其个人流水 。 最终该事件以中信银行道歉、支行行长撤职收场 。
今年以来 , 银行泄露客户隐私的类似事件频发 , 引发公众对于银行隐私保护的关注与担忧 。 从信息泄露的方式看 , 银行内部员工成为信息贩卖黑色产业链的源头 , 而末端多为网贷机构或诈骗团伙 。 此外 , 不法分子利用系统漏洞进行网络攻击也成为银行信息泄露的一大原因 。
专家与律师认为 , 此类客户信息遭泄露事件反映出银行在内部管控仍存在不足 , 除当事员工外 , 银行也应在法律方面承担责任 。
建行支行行长非法泄露127条贷款客户财产信息
公开报道显示 , 江苏淮安警方破获的特大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案中 , 在建设银行丁某背后 , 有着一条涉及9省12市的产业链 , 涉及公民个人信息数据5万多条 , 涉案金额2000多万 , 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共26名 。
据悉 , 建行员工丁某系信息贩卖黑产链条的第一环 , 一般出于安全起见仅与一至两名中间商联系 , 下面还有各层分销商 , 从银行内部员工到销售末端 , 一条信息的价格可能会翻数倍 。
裁判文书网披露的判决书也揭露了类似的信息贩卖黑产运作模式:以银行内部员工为源头 , 信息经多层流转倒卖 。
(2020)皖1822刑初38号判决书显示 , 有7名被告人参与工商银行储户个人信息贩卖 , 信息至少经过两次转手 , 参与者“有很多上线和下线 , 联系面广”
7名被告人中 , 其中一人郝某系中国工商银行西夏支行职工 , 其利用工作便利查询该行储户个人信息 , 具体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预留手机号码和银行卡号四要素 , 以70元至100元不等的价格通过QQ出售给他人 , 查询银行储户信息共200条 , 收取费用20.7万元 。
法院判决郝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 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 并处罚金21万元 。
银行银行频现客户信息泄露“丑闻”:单条售价近百元,建行工行均有员工被判刑
本文插图
图片源自中国裁判文书网

在个人信息买卖黑产的下游 , 或是网络贷款及诈骗团伙 。
(2020)赣0825刑初1号判决书显示 , 两名被告人合伙开办从事小额贷款、收取高额利息的小贷公司 。 二人先是以4万余元购买、再是以违规拷贝的方式 , 最终得到近2万条客户个人信息 , 并将信息分割成多份发给小贷公司业务员 , 业务员通过电话联系客户、推荐放贷业务 。
(2020)晋0726刑初56号判决书显示 , 去年6月至9月 , 邱某非法获取了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银行卡号、住址等公民个人信息10.28万条 , 并将上述公民信息贩卖给网络贷款诈骗团伙用以牟利 , 获利4万余元 。
一则判决书显示 , 建设银行一支行行长也参与信息泄露案件 , 目的在于为他人招揽业务 。
银行银行频现客户信息泄露“丑闻”:单条售价近百元,建行工行均有员工被判刑
本文插图
图片源自中国裁判文书网

(2020)浙0281刑初62号判决书显示 , 建设银行余姚城建支行时任行长沈某将受理的贷款客户财产信息共计127条提供给周某 , 用于招揽业务 。 此前 , 沈某还应周某要求 , 将从他人处非法获取的余姚市东城名苑业主的1111条财产信息通过邮箱提供给周某用于招揽业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