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千古一帝引后世争议:晚年铸下大错,被司马迁怒批( 二 )


笔者有话说:人不可能一生无过 , 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帝王 , 虽说晚年因为痴迷方术导致巫蛊之祸产生不可磨灭的污点 , 但在后来却是幡然悔悟 , 也算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汉武帝最终崩于五柞宫 , 享年七十岁 , 葬于茂陵 。汉武帝刘彻传奇二三事
【一】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司马迁:千古一帝引后世争议:晚年铸下大错,被司马迁怒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当汉武帝刘彻继位后 , 便开始推行一系列政令以巩固中央集权 。但当时依旧沿袭百家之风 , 朝野之中 , 江湖之远 , 都是政见不和的事时有发生 。
然而 , 汉初沿袭至今的“清净无为”的黄老学说 , 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的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 汉武帝苦于此事久矣 , 但却一直没有一个立竿见影的办法能够解决此事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 , 董仲舒横空出世 , 提出了“推明孔氏 , 抑黜百家” 。
这一提议恰好是一剂良药 , 可解武帝之忧 。黄老学说自然只能退出历史舞台 , 汉武帝审时度势 , 颁布诏令 , “罢黜百家 , 表章六经” 。而后慢慢演化 , 才形成了如今的“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之说 。
笔者有话说:此举在当时可谓是前无古人 , 究其原因是当时的封建体制思想根深蒂固 , 若是不能动摇根本 , 那便会有“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的后果 。但若是替行政令不够权威 , 执行不到底 , 那么后果依旧不能达到预期 。
所以 , 董仲舒之言 , 恰好抓住了西汉王朝的文化推进的根本 , 将一种兼容并蓄 , 与时俱进的新思想融会贯通 。儒家不单单只是儒家 , 而是包容吸收了百家之才 , 才成为当世之典范 。
这种包容思想刚柔并济 , 不仅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 , 将专制王权拔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 让底层百姓只能仰视而不可揣度 , 将中央集权的核心掌控体现的淋漓尽致 。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 , 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
【二】沟通西域 丝绸之路
司马迁:千古一帝引后世争议:晚年铸下大错,被司马迁怒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丝绸之路
当西汉王朝在汉武帝刘彻的励精图治下国力日渐昌盛时 , 这位“千古帝王”并未甘心就此固守国门 , 以图安稳 , 而是以强大的国力为支撑 , 开始谋划沟通西域 , 开辟新的通商之路 。
而彼时的西域诸国 , 发展相对闭塞 , 资源匮乏 , 还要饱受匈奴的欺凌 , 苦不堪言 。随着西汉王朝日渐强大 , 对匈奴的年年滋扰 , 也开始了有力的反击 。
自汉高祖刘邦起 , 以北之地的匈奴便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这是游牧和农耕政权的一次次碰撞 , 同时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一次次的交融 。当西汉至武帝时代 , 国力空前强大 , 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和魄力跟匈奴一战 , 也是等待许久的一战 。
但由于当时对西域诸国并不了解 , 遂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 希望能够取得大月氏的支持 , 共抗匈奴 。张骞出使西域之路走的并不顺遂 , 期间多少历经生死 , 还被匈奴囚禁 。但最终 , 张骞不辱使命 , 为西汉王朝带回了宝贵的资料 , 为丝绸之路的贯通起到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
当有了张骞多年积累下来的西域形势分析 , 加之西汉坚定的决心 , 历经数年终于一举击溃匈奴 , 为后世将西域纳入华夏版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最为后世称道的 , 便是丝绸之路 。
笔者有话说:汉武帝三次派遣重兵出征匈奴 , 目的便是为了将西域控为内属 , 从而实现经济、文化的深度交流 。
从另外一个层面讲 , 西域诸多尽归西汉 , 也彻底切断了与匈奴的联系 , 让匈奴把持西域多年的局面土崩瓦解 。当匈奴失去了对西域的掌控 , 便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 , 如此一来 , 便失了先机 , 只能一退再退 , 不敢造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