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80年前淞沪会战爆发: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 四 )


这个时候 , 前线将领向蒋介石建议 , 立即撤退 。 几经踌躇 , 这位最高统帅还是要第一线再坚持3天 。 8日 , 日本第十军主力在得胜港、米市渡等处开始渡过黄浦江;为支援杭州湾方向作战 , 苏州河一线的日军亦向当面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 。 当晚 , 中国统帅部发现淞沪战场的部队已处于即将被包围的危险境地 , 急忙下令从上海撤退 。 至11月12日 , 上海地区全部为日军占领 。
日军:80年前淞沪会战爆发: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
文章图片

得与失
从中日两军遭遇八字桥开始 , 至日军登陆杭州湾成功迫使后路有虞的中国军队西退 , 淞沪会战最终以中国的落败而宣告结束 。 对于这场抗战期间规模最大的战役 , 值得总结的地方实在太多 , 特别是那些教训!
本来 , 促使蒋介石决心在上海方向开战的一个重要理由是 , 将日军进攻重点从便于其机械化部队发挥的华北平原吸引至华东的水网地带 , 利用这里密如蛛网的河渠沟汊将敌人拖入一场持久战之中 , 直至其因不堪国际压力被迫撤退 。 事后来看 , 这个战略目的得到了部分实现 。 在这年的10月底 , 日军在淞沪战场所投入的兵力为两个军九个师团 , 三十余万人 , 而华北方面的日军为两个军七个师团 , 二十余万人 。 很显然 , 日军的攻击重点已由华北转移到上海 。 战前 , 极端轻视中国军队战力的日军高层内层流行这样一种说法 , 一旦开战 , 日军可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 结果 , 仅在上海一隅便打了三个月 。 日本陆军的双脚踏入“中国泥潭”之后 , 就再也没有拔出 。
为此 , 中国方面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 淞沪地区面积狭小 , 又无险可守 , 既无空军掩护又缺乏炮兵支援的几十万大军猬集在这个极其便于日军海陆空火力充分发挥的战场上 , 以伤亡25万的代价换取了敌人的伤亡4万 。 淞沪会战之后 , 元气大伤的中国军队一路败退 , 苏州、江阴、镇江、广德、南京等城市迅速沦陷 , 数十万民众倒在血泊之中 。
更令人痛心的是 , 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的失败不能仅用“地形不利、武器不如人”这些理由来解释 。
日军:80年前淞沪会战爆发: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
文章图片

当初 , 最高统帅部虽决定在上海开战 , 但准备工作并不充分 。 最初投入市区作战的部队普遍缺乏巷战训练 , 甚至连用于爆破钢筋水泥建筑物的烈性炸药都缺 。 反观日军 , 虽在最初阶段有些猝不及防 , 但据守市区的日军陆战队充分利用事先构建的坚固工事死守待援 , 而那些增援上来的部队则在充分吸取五年前那次战争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战区地形做了一些准备 。 他们大量装备了橡皮艇和可折叠的铁皮舟 , 大大提高了其在水网地区的通行速度 。
指挥不力同样是导致中国军队伤亡巨大却斩获不大的原因 。 从最高统帅蒋介石到各级指挥官 , 平时也把“持久抗战”一类的口号喊得很响 。 一旦真的开打 , 这些人却又把战略上的持久寄托于战役上的死打硬拼 。 这样 , 几十万大军在不利的地形上 , 固守不退 , 试图“以数量的多来补救质量以及其他的缺陷 , 以自己的消耗来换取敌军的消耗 , 达以持久的目的”(孙元良《亿万光年中的一瞬间》) 。 到了战役后期 , 蒋介石又罔顾前线已经动摇的现实 , 拒不同意将部队后撤至国防工事以行逐次抵抗之举 。 作战思想的保守僵化加之指挥战斗的过程中只专注正面而忽视翼侧 , 最终使得中国军队不得不吞下苦果 。
日军:80年前淞沪会战爆发: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
文章图片

【日军:80年前淞沪会战爆发: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设想 , 如果蒋介石能掌握好攻守节奏 , 各级军官的指挥更高明一些 , 很可能会使得首都南京在上海撤退后能在相当的一个时期内避免迅速沦陷的厄运 , 而那些牺牲在上海南京间的几十万将士中的一部分也有可能得以保存下来 , 在日后的持久抗战之中发挥更佳的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