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80年前淞沪会战爆发: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 二 )


尽管中国军队最初的战役设想未能实现 , 但有些部队为求打破僵局而尝试着进行一些战术上的变革 。 譬如 , 八十八师曾集中两个步兵营、一个工兵爆破队、一个三七加农平射炮连和一个通讯班 , 步兵连营长皆配机枪一挺 , 向日军攻击 。 一旦遇到敌人火力封锁 , 则穿墙破壁或在房上架桥 , 绕过去 。 这个战术源自一战时期的德军“突击队战术” 。 可惜未能得到推广 , 否则会有更多斩获 。
日军:80年前淞沪会战爆发: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
文章图片

二、罗店磨坊与南翔反击战:左翼的僵局
由于未能在短期内歼灭上海的日军陆战队 , 使得战局朝不利于中国军队的方向发展 。
8月23日零时 , 从国内紧急驰援的日本陆军第十一师团先遣部队在川沙镇以北的长江南岸强行登陆成功 。 午后 , 川沙镇失守 , 日军一部兵力进至罗店 , 同日7时许 , 日军第三师团的先头部队在吴淞镇以南约1.5公里处的铁路码头及张华浜强行登陆成功 。 日军登陆场靠近吴淞、江湾、大场等地 , 道路网较好 , 桥梁坚固、附近地形多棉花田旱地 , 便于坦克和炮兵的运动 , 又有码头补给 , 江湾跑马场还可以迅速改造成飞机场 。 因此 , 日军将下一步的主攻方向放在这里 , 以后延伸到罗店、刘行、大场、闸北一线 。
日军:80年前淞沪会战爆发: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
文章图片

为阻止登陆之敌向纵深发展 , 中国军队第十一师、第九十八师火速北上 , 同日军在罗店一带展开激战 。 罗店这地方“一坦平阳 , 没有山岭 , 也没有特殊的设备可资利用 。 连个像样的战壕也来不及修筑 , 勉强建立了一点简单的工事 , 可以说是象征性的”(罗卓英《作战·训练余话》) 。 冒着日军重炮和坦克车的凶猛火力 , 中国军队一连发起数次猛攻 , 其坚决的牺牲精神令日军望而生畏 , 将罗店称之为“血肉磨坊” 。 由于地形不利加之火力薄弱 , 中国军队虽伤亡惨重却进展甚微 。 9月11日 , 日军参谋本部决定 , 增派第九师团、第十一师团、第一零一师团等部开赴上海前线 。 获悉这一情况后 , 中国军队转入防御作战并从后方抽调兵力进行增援 。
闻知更多的援军即将抵达 , 上海日军开始活跃起来 。 他们试图先行击败当面罗店地区的中国军队 , 尔后南下刘行 , 与由吴淞方向及从虹口西进及北上的部队合击大场及南翔 。
这是一场“寸土必争、每屋必守”的战斗!为了守住阵地 , 中国军队依托战区内纵横交错的沟渠 , 以村落为依托 , 在固定战线上同敌人进行单纯的阵地消耗战 。 然而 , 由于各部队多不重视野战工事的构筑 , 往往只构筑一条堑壕 , 缺乏侧防掩体和纵深阵地 , 亦无掩蔽工事和伪装 。 在日军陆海空联合火力的覆盖下 , 一通炮火之后 , 往往会造成守军一个班甚至一个排的伤亡 。 更为不利的是 , 上海的地下水位比较高 , 掘地不及1米即渗出水来 。 战士们立于水深齐膝的战壕内凭借手中的轻武器与敌拼杀 , 苦不堪言 , 许多老兵索性爬出战壕进行射击 , 结果徒增伤亡 。 如此拼杀到9月底 , 日军第十一师团不过从罗店向西、向南各推进约3公里 , 第三师团前出至顾家宅附近 。
日军:80年前淞沪会战爆发: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
文章图片

一度 , 中国军队将日军拖入堑壕战 。
10月1日 , 日军第九师团、第十一师团、第一零一师团先后到达上海 。 5号起 , 日军第九、第三师团不断向蕴藻浜地区进攻 , 企图占领北岸 , 夺得总攻的进攻出发地 。 8日 , 日军向蕴藻浜地区总攻 , 他们每天清晨开始进攻 , 如不能突破 , 则下午再攻 。 中国军队通常于夜间后撤一二百米 , 利用一条条的河渠重新组织防御 。 对此 , 日军束手无策 , 只得采用对壕作业的方法 , 一米一米地向前推进 。 残酷的堑壕战使得中国军队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 , 第八师奉命撤出战斗时 , 仅余官兵数百人 。 终于 , 日军第九师团从陈家行以东强渡蕴藻浜 , 占领了北岸黑大黄宅附近约1公里的滩头阵地 。 战至18日 , 一个由西北而东南的马蹄形包围圈开始在中国军队眼前形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