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医”书记激情燃烧的驻村岁月——记四川省优秀第一书记熊亚军( 二 )


为改变当地村民的精神面貌 , 进一步提升村民素质 , 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 实现“精神脱贫” , 熊亚军决定创办“农民夜校” , 并且把“农民夜校”教学点从枯燥的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农户院坝 。 他始终坚持亲自备课 , 亲自讲授 , 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 , 讲身边事 , 讲群众关心的事 , 让基层党员和群众 , 不但能从中接受道德法制教育 , 而且还能掌握实用技术 。
为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 熊亚军还自掏腰包为村委会安装了路灯和饮水机 。 每次学习前 , 他都亲自动手把村委会议室和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 。 这样 , 干部群众都有了归属感 , 村“两委”也一下子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
八社社长、老党员屈建文由衷感叹道:“现在的村委会比过去亮堂多了 , 我们终于有了家的感觉 。 ”
在熊亚军的主导下 , 奎星楼村精神文明建设发生了质的飞跃 。 村“两委”以“四好村”创建为抓手 , 组织评选“五好文明家庭”、“党员示范户”、“脱贫光荣户”;通过农民夜校、院坝会、村村响广播等多种形式 , 对环境脏乱差、不尊老爱幼、邻里不和谐等现象进行曝光 。 通过正面典型示范引领 , 反面典型警示触动 , 加强和弘扬时代新风尚 。

巴中“医”书记激情燃烧的驻村岁月——记四川省优秀第一书记熊亚军
本文插图

因地制宜 产业造血
“门前一条河 , 背靠一匹坡 , 嫁入施家嘴 , 三面都环水 , 活路干不完 , 稀饭煮成水 , 媳妇嫁来就后悔……”这些在当地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俗语 , 就是对奎星楼村落后面貌的真实写照 。
奎星楼村 , 基础条件薄弱 , 可用耕地面积少 , 农民收入少 , 来源单一 , 人口流失严重……如何在这种先天不足的条件下 , 带领广大村民们脱贫致富呢?
“授人以鱼 , 不如授人以渔!”要从根本上带动贫困群众致富奔康 , 熊亚军深感发展集体经济、改善农业结构的重要性 。
在他带领下 , 奎星楼村积极探索“226利益模式”和“以购代捐”新模式 , 发展集体经济 , 反哺贫困户和其他村民 。 即:村集体引入业主发展核桃产业 , 取得收益后 , 土地承包者占6成 , 村集体占2成 , 贫困户占2成 , 村集体获得的2成收益里 , 用于壮大集体经济 。
一年来 , 奎星楼村组织种植核桃800亩 , 无公害蔬菜300亩 , 芍药400亩 , 联营水产30亩 , 种植油菜500亩 , 养殖山羊200头 , 养牛96头 。 庞大的田园经济和产业造血功能 , 让奎星楼村的老百姓们着实尝到了甜头 , 体验到了真正的幸福获得感 。

巴中“医”书记激情燃烧的驻村岁月——记四川省优秀第一书记熊亚军
本文插图

不忘初心 永远在路上
付出总有回报 。 驻村以来 , 熊亚军坚持精准扶贫 , 推进各类扶贫项目实施 , 贫困户由2014年起的认定户数88户318人 , 到2019年底全部清零 。 他负责的驻村帮扶工作得到了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表彰:奎星楼村先后荣获省、市、区三级“四好村”荣誉 , 扶贫工作成绩和经验在巴中电视台、巴州区电视台、四川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上宣传报道 。 熊亚军本人也为此获得2019年四川省优秀第一书记、巴中好人等殊荣 。
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 , 熊亚军始终与村“两委”团结一致 , 充分发了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 紧紧依靠群众 , 倾情为民 , 急百姓所急 , 办百姓所需 。 健全和落实各项工作制度 , 实行常态化机制 , 建成了学习型党支部 , 增强了班子成员的使命感 , 调动了全村党员群众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积极性 。 他用自己实际行动践行了第一书记勇于担当、不辱使命的“第一作用” 。
为了给村两委注入新鲜血液 , 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 , 熊亚军为村“两委”培养了4名入党积极分子 , 回引2名农民工返乡创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