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诸葛亮“隆中对”:对不对?脱离现实的幻想,无异于镜中花水中月

诸葛亮和刘备的“隆中对”可谓是东汉末年时代最大的一个战略思想 , 但很多人往往无法品味到隆中对之中真正的思想 , 隆中对在表面上是统一天下的战略部署步骤 , 但在深层次思想上 , 隆中对却是一个攻防思想 , 为何称为攻防思想?
『三国演义』诸葛亮“隆中对”:对不对?脱离现实的幻想,无异于镜中花水中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其实 , 如果单纯从统一天下的战略目标上 , 那毫无疑问曹操是占据了最佳优势 , 曹操势力强大 , 并且此人图谋大业 , 根本不可能从曹操的地盘里下手 , 那么思来想去也就只有占据荆州和益州前期作为战略防守位置 , 到了曹操政权中出现时机变化 , 方可出兵一统天下 。
诸葛亮“隆中对”的真正思想“待时局有变”
大家要谨记 , 隆中对的有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待时局有变” 。如果中原地区的政权稳固如山 , 那么就算等到了荆州和益州 , 也很难一统天下 , 这也是诸葛亮为了衬托自己的谋略而做出的一种想法 , 单纯的只是一种想法 , 在后期刘备占据荆州 , 后来出兵去打益州 , 益州还没完全消化 , 荆州就被关羽弄丢了 , 这就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那么隆中对的真正内容究竟是什么呢?
『三国演义』诸葛亮“隆中对”:对不对?脱离现实的幻想,无异于镜中花水中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天时:等待曹操政权内部有变
隆中对的核心内容需要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 第一个就是天时上 , 是“天下有变”的天时 , 毕竟曹魏实力强悍 , 若是以硬碰硬 , 捞不到什么好处;即便汉中之战也是彼此之间你奈何不了我 , 我奈何不了你 , 最终弄了个两败俱伤 。
所以 , 一定要等到曹魏国内发生巨大变动的时候 , 才可出兵;这就是“隆中对”中对天时的看法 , 如果曹操政权内部没有变动 , 那么再怎么出兵最终结果都是失败的 。
地利:荆州进攻之矛;益州防守之盾
其次地利之上 , “隆中对”所讲述的地利指的是 , 占据荆州和益州 , 以益州作为大后方 , 荆州作为出兵跳板 。荆州是“用武之国” , 也就是说 , 荆州是用来进攻而不是用来防守的 , 因为这是四战之地 , 和魏吴都相连 , 是出兵的好地方 。
『三国演义』诸葛亮“隆中对”:对不对?脱离现实的幻想,无异于镜中花水中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也许你会问 , 既是四战之地 , 就会遭受四方压力 , 不错 , 可是荆州是用来进攻的矛 , 而非防守的盾;若是仅要自保 , 荆州绝不是什么好地方 。但是如何在由弱变强的过程中可以顶住四方压力握住荆州?那么就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占据益州可安内攘外
首先 , 需要占据益州 , 益州天府之国 , 而其主刘璋暗弱 , 豪强不服欺凌主上 , 内部矛盾激化 , 所以 , 刘备后来以不是太高的代价占据;并且能够将其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 益州历来就是中原的粮食重地 。
『三国演义』诸葛亮“隆中对”:对不对?脱离现实的幻想,无异于镜中花水中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接着 , 就是益州的地理位置非常好 , 易守难攻 , 沃野千里 , 按照诸葛亮的意见 , “西和诸戎 , 南抚夷越” , 完全可以全力发展经济而几乎没有后顾之忧 , 这是益州最基本的价值 。而对于荆州而言 , 益州作为刘备的势力范围 , 不但为荆州的“四战之地”中的西面解除了压力 , 安内时期可以作为荆州的坚实后盾 , 攘外阶段更能配合荆州从汉中出兵 , 让曹魏首尾不能相顾 。
结好孙吴 , 巩固成果
其次 , 结好孙吴 , 孙吴是三世基业 , 并且得到本土士族豪强的支持 , 根基稳固 , 在刘备弱小的时候 , 是用来牵制曹魏的一大臂助;而且孙吴所在的扬州 , 是荆州“四战之地”的另一面 , 所以既然不能图谋江东 , 让其作为盟友 , 也算是缓解了荆州东面的压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