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卫星已发射54颗卫星 北斗距完成全球组网仅一星之遥( 二 )


传统应用增添新活力 。 北斗系统与交通运输、农林牧渔、电力能源等传统应用领域业务融合不断深化 , 规模进一步扩大 , 成效进一步显现 。 如交通运输部建设运行的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 , 入网车辆已超过650万辆 , 正在向铁路运输、内河航运、远洋航海、航空运输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方面纵深推进 。
保障环境支撑新发展 。 积极推进国家卫星导航法治建设 , 已基本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星导航条例》意见征集 。
此外 , 近年来 , 我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呈快速增长态势 , 截至今年底 , 累计申请7万件 , 位居全球第一;北斗国家标准和专项标准陆续发布 , 应用产业保障环境逐步完善 。
后北斗时代
更值得期待
迈入全球服务新时代 , 北斗系统也正在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时空服务共同体贡献力量 。
一是双边合作走深走实 。 中俄卫星导航政府间合作协定 , 为中俄互建监测站等合作提供组织与法律保障;中美深化信号互操作协调;中欧开展频率协调 。 多方持续推动系统兼容共用 , 让全球用户更好地享用多系统带来的好处 。
二是多边合作成果显著 。 我国在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等多边平台上积极发声 , 成功举办第二届中阿北斗合作论坛、第一届中国—中亚北斗合作论坛 , 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更加广泛 , 北斗朋友圈持续扩大 。
三是北斗应用落地海外 。 国产北斗基础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 , 基于北斗的土地确权、精准农业、数字施工、智慧港口等 , 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得到成功应用 。
四是国际标准快速推进 。 北斗全球信号技术指标去年已基本完成验证 , 计划今年进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首个5G移动通信国际标准成功立项;正在开展北斗中轨搜救载荷相关标准文件制定和入网测试;首个北斗船载终端检测标准已经通过国际电工委员会审议 。
冉承其表示 , 2035年 , 将建成以北斗系统为核心 , 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 , 进一步提升时空信息服务能力 , 实现北斗高质量建设发展 。
今年初 , 冲刺阶段的北斗导航系统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挠 , 但北斗人加强任务中的疫情防控 , 建立完善各项防疫制度措施 。 注重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等手段 , 前后方通过视频连线完成远程测试、远程故障诊断、远程技术协调 , 实现共同把关 , 确保任务万无一失 。
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即将发射 , 北斗人30多年的排星布阵即将功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