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币#《清平乐》之外 “见钱眼开”的宋仁宗( 三 )
稍后 , 为平抑物价 , 官方又铸行“至和重宝”大钱 , 制作较之“庆历重宝”更为精美 , 重量也随之上升 , 币值亦仅作折二、折三流通 。 据实测 , 一枚“至和重宝”折三大钱 , 重量约10克左右 , 约合“至和元宝”或“至和通宝”重量的2.5倍 。 也就是说 , 即便铸币技艺与官方定值方面有较大改进 , 可一枚“至和重宝”折三大钱 , 仍然为官方牟取了半枚“小平钱”的利润 。
自然 , 这样的铸币政策 , 仍不可能得到民众的支持 , 当年应当也没有大力推行下去 。 否则 , “至和重宝”的存世量亦当与大多数宋代铸币一样 , 应有相当数量的出土或传世藏品存世;而事实上 , “至和重宝”如今也是一币难求 , 早已跻身钱币收藏界珍品行列了 。
值得注意的是 , “至和重宝”中还有一种存世极罕、更为珍稀的品种 , 即其币身背面铸有“虢”、“坊”等字者 。 这样的背面铸记地名的“至和重宝” , 也被视为宋代钱币铸记地名的肇始者 。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铸币背面铭记地名的情形 , 无非是官方规定铸币需要限定地域流通的标记 , 这也说明当时在平抑各地物价方面 , 朝廷与各地官府确乎绞尽脑汁 , 都在竞献“奇策”了 。
文章图片
嘉祐元宝(真书)
嘉祐年间的私铸货币之风
1056年九月至1063年 , 为宋仁宗时期的最后一个年号“嘉祐” 。 从“景祐”亲政 , 到几乎没有铸币存世的“皇祐” , 再到治国末期的“嘉祐” , 宋仁宗时期的铸币 , 随着政局几经变迁 , 或创新或循旧 , 或振奋或消沉 , 终于要尘埃落定了 。
制作上不再有任何进步 , 甚至还略微退步的“嘉祐元宝”与“嘉祐通宝” , 还是铸行于世了 。 据实测 , 此时单枚“小平钱”的重量 , 又回归到了4克左右 。 可是 , 铸币大小厚薄不尽相等 , 铸币字体也不甚规范 , 存世品中配置“对钱” , 要寻觅到比较均等美观者 , 不太容易 。 铸币模本相当繁杂 , 至少有真、篆、楷三种字体 , 还出现了真、篆或楷、篆两种字体同时铸于一枚币面上的情况 。
仅此观之 , 或可揣测 , 民间私铸货币风气应当有所兴起 , 这些民间铸币与官方铸币混同流通之后 , 方才出现上述参差不齐的铸币情状 。
民间私铸货币之风 , 并非是宋仁宗时代的特产 , 而是自古有之 。 这样的风气与官府通过铸币“偷工减料”或“以一当十”来搜刮民财 , 有着最直接的关联 。 从秦“半两”、汉“五铢” , 再到唐高祖的“开元通宝”、宋太祖的“宋元通宝” , 历朝历代的方孔圆钱的铸行 , 始终存在着从官方强力确立规范到官方自行破坏规范的过程 。 可以说 , 官方始终在明里暗里 , “偷工减料”与“缺斤少两” 。
既然“明争暗损 , 与民夺利”的官方铸币来势汹汹 , 那么 , “上有政策 , 下有对策”的民间铸币 , 自然也就蠢蠢欲动 。 这样的官私铸币两相通行 , 互为竞存的局面 , 并非宋仁宗在位时期独有的现象 , 而是几乎贯穿于中国整个古代帝国时期 。
纵观历朝历代出现减轻单位铸币重量的情况 , 无不与国力不足、财政吃紧、战争消耗、用度奢靡等原因有关 , 此举最直接的目的 , 无非就是搜刮民财而已 。
【#铸币#《清平乐》之外 “见钱眼开”的宋仁宗】宋仁宗时期的财政状况 , 仅仅通过铸币流通的情况来考察 , 总体而言还是不十分乐观的 , 但施政策略上尽可能做到了所谓“仁政” , 即尽可能不“与民夺利” 。 这一结论 , 或可从宋仁宗时期铸币数量(尤其是中后期)均不甚大 , 可予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