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的历程( 三 )


对于一个本来就十分贫穷的中国来说 , 上述战争损失不仅使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难以为继 , 还足以使它的经济全面崩溃 。
三、中国的抗日战争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
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由于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而中止 。 但是 , 也正是由于伴随着日本侵略而兴起的中国全面抗日战争 , 又逐渐地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 。 还在抗日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 , 共产党人就已经察觉到战争将会为中国的改造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机会 。 而国民党也是把“建国”作为重要的目标与“抗日”的口号并列提出 。 因为阶级理念的不同 , 国共两党关于改造国家的目标有很大的差异 , 实现改造的方式也迥然不同 。 但可以肯定的却是 , 无论是共产党也好 , 国民党也好 , 当时都是把争取民族独立 , 并在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强盛的现代化国家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 。
关于现代化的含义 , 除了工业化为其核心外 , 国家民主制度的建立也应包括在其中 。 而对于一个有着两千年封建历史的中国来说 , 后者更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 抗日战争 , 无疑地为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 全面抗战开始之前 , 蒋介石国民党中央实行了高度的独裁政治 。 事实证明 , 这种独裁政治 , 严重地妨碍了民族力量的凝聚 。 后来 , 以西安事变为契机 , 国民党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 随之而来的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实际上是为实行民主政治创造了条件 。
中国共产党在“七七事变”不久即在著名的《抗日救亡十大纲领》中提出了“改革政治机构”的要求 , 与此同时 , 其他政治派别也先后发出了开放民主的声音 。 而在民族生存受到日本侵略严重威胁的时候 ,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只能顺应潮流 。 1938年3、4月间 , 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订了《抗战建国纲领》 , 其中提出成立国民参政机关 , 为实现宪政做准备 。 共产党虽然认为这个纲领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 , 但它的基本精神与《抗日救亡十大纲领》是一致的 。 其后不久 , 有各个不同政治派别参加的国民参政会成立 , 参政员虽然不是民选 , 但确实有广泛的代表性 。 从“建国”的意义上去看 , 这是民主政治建设的良好开端 。
政治民主是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 , 但是 , 政治民主还需要其他社会条件作为支撑 。 其中重要的一条 , 就是进步力量能够很好地发挥出对社会的主导作用 。 而这个条件 , 在抗日战争之前的中国社会是不具备的 。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开放了政治民主 , 但这种开放是以国民党执政地位的巩固为条件的 。 如果离开了这个条件 , 民主随时都要被关闭 。 但是 , 与战前的情况不同 , 由于以共产党为代表的社会进步力量已经在中国社会产生了不容忽略的影响 。 抗日战争是中国内部政治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 。 而进步力量的发展和壮大 , 同样是中国现代化因素积累的一个重要内容 。
关于民主政治建设 , 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而言 , 也同样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 基层政权的普遍选举制和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三三制原则 , 与现代国家的民主制度仍有很大不同 , 但这些政策的制订和实施 , 确实表明了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政治趋向 。 这也是现代化因素的积累 。
现代化因素积累的另一个重要表现 , 反映在战时经济体制的建立 。 正是由于日本侵略对中国经济的摧残 , 迫使着中国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 , 战时经济体制的建立就是应对的结果 。 这种体制的建立 , 确实包含了诸多新的现代化因素 。 如关于现代金融体制的建立 , 关于工业结构的调整 , 关于资源的调查与统筹开发 , 关于工业发展的布局调整等等 , 都表现出了相当多的现代化因素 。 尤其是被称作是工业化传动的沿海工业的内迁 , 尽管它是一种迫不得已的举措 , 但其结果却是 , 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输入 ,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西部工业落后的状况 。 另外 , 与工业内迁相一致 , 战时对西部矿产、石油等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 在战后仍有积极影响 。 除此之外 , 战时经济体制还包含了兴办水利 , 开发水陆交通 , 督促垦荒 , 推广科学技术等方面 。 应该说 , 这些措施不仅对克服战时经济困难起到了实际作用 , 也对战后的经济恢复产生了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