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生命的长度得以延长,生命的厚度得以增加,患者作画感谢湖南援鄂医护

患者生命的长度得以延长,生命的厚度得以增加,患者作画感谢湖南援鄂医护
文章图片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 (采访人员李冀)菱角湖畔一栋上世纪80年代的居民小区,旧而不破,63岁的周修通书画工作室就在一楼的家中 。周修通正在画室里完善他的战疫百天画稿 。
“这本是在病房时的速写,接下来准备用两年的时间完成绘本,这段经历不仅刻骨铭心,更要让更多人看得到、忘不掉 。”周修通说,他要将画作结集成绘本,送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疗队 。
患者生命的长度得以延长,生命的厚度得以增加,患者作画感谢湖南援鄂医护
文章图片

在江汉武展方舱医院,医护人员手持周修通画作和周修通合影 王勇供图
21名ICU护士
驻扎在临时ICU病房
患者生命的长度得以延长,生命的厚度得以增加,患者作画感谢湖南援鄂医护
文章图片

周修通画作:协和西院“临时ICU”瞬间 采访人员李冀 摄
病床前的灯照亮出一片白,病床上年迈的患者已熟睡,病床边防护服包裹着一个娇小的身躯坐在那里,观察着患者,目光柔和而温暖,就像母亲看着熟睡的婴儿 。
周修通指着这幅画作介绍,这是协和西院湘雅病房成立的“临时ICU”内的一个场景 。危重症患者都在这里集中进行救治,有危急重症工作经验的医生和护士24小时守护,目不转睛地观察照料患者 。
这个“临时ICU”建成于2月23日,是为了集中管理急危重症患者,武汉协和西院湘雅病房专门成立的 。
“这个临时ICU救活好多危重症患者,其中有90多岁的老人,李丽、曹岚、周建辉这些护士长,带着一帮90后小孩没日没夜地抢救、治疗、照料,真比亲生儿女更亲 。”
“图画上能看到的是温暖的关照,但实际上远不止盯着这么简单 。”在“临时ICU”都是危重症患者,除了感染重症新冠肺炎,多数都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消化道疾病等多种基础疾病,60岁以上老人占半数以上 。
百人护理团队中有21名有重症护理背景的护士,保证每班次均有急危重症专科护士管理ICU内的患者,以便患者得到专业照护,不错过患者任何细微的病情变化 。
93岁的武汉市民黄婆婆感染后收治在协和西院湘雅病区的“临时ICU”病房 。入院时,黄女士生活无法自理,多数时间在昏睡 。
“起初翻身,需要3名护士协作,后来两人就可一起完成,每30分钟翻动一次 。”湘雅医疗队护理领队李丽说,医疗队的护士多数是90后,最小的是96年出生的 。进入“临时ICU”之后,为失能危重症患者翻身是最基本的技能,2—3人协作:一人用力托住颈部和背部,一人托住腰部和腿部,一人固定气管插管等各类导管和仪器的管线,平时非常简单的翻身,在厚厚的防护服下也变得异常艰难 。
一些危重型患者需要开展俯卧位通气治疗,需要至少6—8名护士协作才能完成 。
79200分钟
给了耄耋长者来日方长
患者生命的长度得以延长,生命的厚度得以增加,患者作画感谢湖南援鄂医护
文章图片

周修通在方舱医院绘画 采访人员李冀 摄
“我画的每个人都还活着,上到耄耋长者,下至曾切开气管的青年 。”周修通翻着他的速写本颇为欣慰地说,感染新冠病毒是不幸的,但在接受救治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不仅延长了他生命的长度,更增加了他和很多人生命的厚度 。
周修通说,在湘雅病区里,很多病友过去的人生里从来没被人这样照料过 。周修通边画画边跟病友闲聊,很多重症长者都已做好“会死”的思想准备,入院时就给子女交代好了“后事”,有的索性请他帮忙画张像,留在追悼会上用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危重症、重症的长者当初“真是想多了” 。
93岁的黄婆婆在湘雅护理团队的照料下,从意识模糊昏睡的失能状态逐步到可以坐在床上自己吃饭,再到可以在护士的搀扶下自己去洗手间 。“我想去看看日头 。”95后护士刘磊搀扶着拄拐的黄婆婆到走廊尽头的窗边,窗外夕阳里的城市静谧祥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