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今天,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30岁了!
19日,大别山深处的一所小学迎来了30岁的生日 。
位于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的它曾经“蜗居”于一个祠堂,学生不足百人,教职工不到十人 。 1990年5月19日,在原址建起了两层小楼,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就此诞生 。
30年青山依旧,这个深山里的“90后”不断“生长”,如今已是拥有两个校区、数栋校舍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学校 。 学生近2000人,教职工近百人 。
本文图片
拼版照片:上图为金寨县希望小学的前身——彭氏祠堂(资料照片);中图为1994年拍摄的希望小学全貌(资料照片);下图为2019年9月3日拍摄的金寨县希望小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采访人员张端摄) 。
曾经靠着双腿“丈量”山路,深山里的老师们送教上门 。 如今,现代化的教室里,窗明几净 。
本文图片
拼版照片:上图为1991年5月,金寨县希望小学老师胡遵训跑20多里山路为学生胡亚丽补课(新华社采访人员张曙光摄);下图为5月14日,金寨县希望小学学生通过多媒体上课(新华社采访人员韩晓雨摄)
曾经的课余时光,孩子们与牛羊、柴禾作伴 。 如今,同样的年纪,他们奔跑在绿茵场上 。
本文图片
拼版照片上图:1991年6月,金寨县希望小学学生徐红在课余时间放羊(新华社采访人员张曙光摄);下图:2019年9月3日,金寨县希望小学学生在足球课上训练(新华社采访人员张端摄)
从“能上学”到“上好学”再到“学得好”,这所希望小学累计培养超过5400名毕业生 。
它犹如一粒种子,在大别山深处“破土”,远播至山外的大江南北 。 从第1所、第100所、第1000所再到如今的2万余所,30年间,希望小学散作满天星,改写了无数的人生故事,点亮无数个梦想和未来 。
当年被无数人记住的“大眼睛”——苏明娟如今已是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的员工,多年来她坚持捐助贫困生,让爱心的种子在每个角落生根发芽 。
本文图片
拼版照片左图:1991年4月,苏明娟在金寨县张湾小学课堂上认真听课,新华社发(解海龙摄);右图: 5月15日,苏明娟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工商银行安徽分行办公室内工作(新华社采访人员韩晓雨摄) 。
1988年出生的金寨南溪镇青年彭显达受助后一路读完了大学,2010年报考公务员回到家乡,如今是金寨县古碑镇的党委委员,在脱贫攻坚一线踏下坚实的足印 。
本文图片
【新华社今天,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30岁了!】拼版照片左图:2003年5月22日,彭显达(三排中间)与同学在校园中合影留念(翻拍照片,受访者提供);右图:5月17日,彭显达(右)在金寨县古碑镇黄集村推动光伏扶贫工作(受访者提供) 。
1984年出生的周玉梅是希望工程救助的首批贫困学生,2015年她放弃在上海的工作,毅然回到家乡金寨,成立安徽首家希望公益服务中心,如今她和团队已经帮扶了2000多位家庭困难的孩子,自己还收养了一名女童 。
本文图片
拼版照片左图:10岁的周玉梅(左一)与家人在金寨县花石乡竺山村合影 。 (翻拍照片,受访者提供)右图:2017年1月,周玉梅(前排右一)在金寨县吴家店镇为贫困学生送助学金和新年礼物(受访者提供) 。
余正辰是金寨县希望小学1999年的毕业生,2017年他又回到母校,站上了讲台,成为一名美术老师,教孩子们爱与美,带着他们绘出“希望” 。
本文图片
拼版照片上图:1999年6月,余正辰(前排右三)与老师同学在金寨县希望小学校园中合影(翻拍照片,受访者提供);下图:5月15日,余正辰在金寨县希望小学教室中为学生授课 。 新华社发(受访者提供) 。
1993年出生的安徽岳西女孩杨满平在希望工程的帮助下,2012年圆了大学梦 。 如今,硕士毕业的她在上海一家企业从事知识产权工作,支教、助残……她的业余时间基本都被公益活动填满 。
本文图片
拼版照片上图:2002年,杨满平(左二)与同学在安徽省岳西县银塔小学教室中合影 。 (翻拍照片,受访者提供)下图: 5月15日,杨满平在上海某企业办公室中工作(受访者提供) 。
2000年,金寨青年邓磊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成为中国希望工程救助的第一个少年大学生 。 如今,他已为人父,在安徽省合肥市的一家国企管理层担任要职,他说自己从希望工程收获的“不只是物质上的援助,更重要的是一种面对困境不屈服、不放弃的精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勇气和知恩图报、自助助人的公益情怀” 。
本文图片
拼版照片左图:1989年,邓磊在老家金寨县沙河乡高牛村时的童年留影 。 (翻拍照片,受访者提供);右图:2019年7月,邓磊与孩子的合影 。 (受访者提供)
从第一批希望工程救助生走出校门,“巨浪”就在不断地增长 。 如今,希望工程帮助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青少年圆了上学梦,成长为奋斗在祖国建设各条战线上的栋梁之材 。
本文图片
拼版照片上图:1990年,金寨县希望小学首批希望工程救助生合影(资料照片);下图:2019年9月3日,金寨县希望小学学生在课间玩耍(新华社采访人员刘军喜摄) 。
从捐款捐物,到更高层面、更广范围的公益融合,希望小学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教育发展、服务青少年成长,更引领着社会风尚 。
本文图片
拼版照片上图:金寨县希望小学收到的第一笔捐款收据(资料照片);下图:2019年9月3日,金寨县希望小学学生在上音乐课 。 (新华社采访人员刘军喜摄) 。
30年时光能做些什么?能让一棵树开枝散叶,能改变无数人的容颜……它更能沉淀一颗初心,矢志不渝 。
56岁的余淦是金寨县希望小学的元老级教师,这是他在此工作的第37个年头 。 他有无数次机会可以走出深山,但是他说自己离不开讲台、丢不掉粉笔、放不下“希望” 。 如今,他向年轻教师学习,讨教如何对着电脑上网课,尝试新的教学方式 。
本文图片
拼版照片上图:1991年5月,余淦在金寨县希望小学图书室里辅导学生兴趣小组(新华社采访人员张曙光摄);下图:5月14日,余淦在金寨县希望小学的教室授课(新华社采访人员韩晓雨摄) 。
从1993年开始,江苏省昆山市的周火生老人便把目光投向大别山,100次来往于昆山至金寨的“希望”之路上,将自己的积蓄和四处义卖图书的收入用于帮助金寨县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 如今86岁的“希望骆驼”用行动带动了一群人,他们成立了“周火生工作室”,通过线上线下售书模式,募集更多爱心基金,将爱心事业不断延续,让爱心之路越走越远 。
本文图片
拼版照片上图:2006年9月7日,周火生为了给“希望工程”筹集资金,在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街道上推着三轮车卖书(新华社采访人员王雷摄);2018年5月19日,周火生(前右)与金寨县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在一起交谈(新华社采访人员陶明摄) 。
而立之年的希望小学,未来将继续陪伴着我们成长 。
因为“90后”的它们,因为永续的希望——
少年们正脚下有路,心中有光 。
本文图片
拼版照片左图:1991年5月,学生在金寨县希望小学教室上课(新华社采访人员张曙光摄);右图:2019年9月3日,金寨县希望小学南校区学生在上课(新华社采访人员张端摄) 。
新华社采访人员:陈诺、韩晓雨、周畅、刘方强、吴慧珺
推荐阅读
- 美国用“核试验”来恫吓中国“核裁军”,那是赤裸裸的核讹诈
- 颠覆未来战场?美军成功测试新武器,但中国早用来砍树了
- “神童”将加入NBA发展联盟?未来的中国男篮,强敌恐不止日本!
- 疫情想借疫情敲诈中国是白日做梦!王毅这些话掷地有声
- 岂有此理,6000华人宣誓加入美国,扬言中国无权取消他们国籍
- 中国停止采购澳大利亚煤炭?澳政客风声鹤唳,这就是惹错人的后果
- 中国渔民再次立功! 巨大宝藏重见天日, 美国请求被拒之门外!
- 价值15万元的美系SUV
- 中国最强CMOS芯片厂商:打败索尼、三星,年销10亿多颗,全球第一
- 中国证监会就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事宜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