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老师地理工作室【高频考点】一线教学名师整理的高中地理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版,适合每个地理考生收藏打印!( 二 )


7、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数+65岁及以上人数)/(15-64岁人口数)]×100% 。 当人口负担系数≤50%时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 。
生育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孕龄妇女(15-49岁妇女)数之比 , 它是决定出生率的基础 。 出生率则是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自然增减即人口自然增长 , 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定;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的迁出和迁入 , 由此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又称人口机械增长 。
一、 人口的迁移
1、 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
人口迁移理论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为"推力"和"拉力"两方面 。 "推力"是消极因素 , 它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拉力"是积极因素 , 把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 。
2、 不同时期、地区的国际人口迁移
大洲
人口迁移流向变化
大洲
人口迁移流向变化
"二战"前
"二战"后
"二战"前
"二战"后
欧洲
净迁出区
净迁入区
亚洲、非洲
净迁出区
净迁出区
拉丁美洲
净迁入区
净迁出区
北美洲、大洋洲
净迁入区
净迁入区
时期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意义
19世纪
以前
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
旧大陆
(亚非欧)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
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 , 传播了工业文明 , 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
世界大战
以后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 , 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
亚洲、非洲等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迁入地区
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 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时代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
古代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大批迁入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当代
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
东部——西北和东北
沿海——内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政策)
迁移流量大 , 流向改变
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农村——城市
4、 人口迁移效应
对迁入地区
积极
提供廉价劳动力 , 节约教育费用 , 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
消极
造成不安定因素 , 加剧人地矛盾
对迁出地区
积极
缓解人地矛盾 , 改善环境 , 增加收入(外汇) , 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
消极
人才外流
其它效应
改变人口分布 , 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在某种特定时空条件下 , 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 政治因素包括政策和战争 。
主要因素
举例
政治因素
政策
乌干达亚裔居民迁往英国
生态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要素
美国老年人迁往"阳光地带"
战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