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极体 5G 同频共振的 XR 远景,在数字世界复刻现实:与( 二 )
华为AR地图则在4月15日 , 与敦煌研究院打造了一场虚实融合的莫高窟世界 。 基于华为河图(Cyberverse)技术 , 融合了厘米级3D地图、高精度空间计算、AI3D识别以及与超逼真的虚实遮挡融合绘制等多种技术 , 让栩栩如生的九色鹿、飞天等跃然在手机屏幕之上 。 游客无需进入洞窟 , 在外面就能够通过华为手机全方位地观看洞窟内的精美壁画 。 AR技术的融合 , 在减少人员聚集的同时 , 也大大丰富了游览体验 , 增强了文化传播的可塑性 。
文章图片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 , 混合现实XR技术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价值 。 许多公共设施及服务 , 也可以以真实的交互方式 , 被一些出门困难的视障、听障等群众得以享用和参与 。 比如AcuteArt应用就在HTCVive上独家登陆 , 成为世界上第一座VR博物馆 。 不少博物馆也开始与VR厂商合作 , 将文物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 既不用担心损坏文物损坏 , 又能让用户足不出户就能够尽情品鉴珍贵藏品 。
从这些角度讲 , 打破了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边界的XR , 正是一座丰富繁茂的虚拟花园 , 所承载的产业价值不言而喻 。
打造虚拟三维花园 ,
XR需要哪些技术助攻?
处于爆发期前夜的XR技术 , 想要在真实世界之上 , 模仿出一个极具复杂性的数字版本 , 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所以 , 需要大量技术助攻 , 也就不足为奇了 。 其中 , 有三个关键技术是不可忽略的 。
一是大带宽、高可靠、低时延的5G网络 。 XR技术所提供的服务 , 往往需要大量的数据才能运行 , 而传统的数据中心很难包含和承载这些庞大的数据量 。 而用户的增多也会让网络传输的挑战指数级增长 。 不断暴涨的海量数据环境 , 就需要更高通量的网络来支撑 。
在"5G创造新价值"产业高峰论坛上 , 华为中国区副总裁董明也分享了5G建设的"中国速度" 。 截至2020年3月底 , 我国已经建成5G基站达19.8万个 , 5G套餐用户数也超过了5000万 。 业界专家预测 , 2020年底中国将建成60万个5G基站 , 5G用户将突破2亿 。 前不久华为支持某地运营商利用4.9G+2.6G的200M带宽 , 通过载波聚合技术实现了下行峰值3.2Gbps的测试速率 , 创造了5G用户下行速率的新记录!
这些令人振奋的数字 , 都将为XR技术的普及保驾护航 。
二是云计算服务与VR等技术的融合 , 为XR的全面铺开奠定了前提 。
一方面 , 云VR将业务部署在云端 , 降低了对设备性能的要求使设备更加轻量化 , 也有效降低了用户的消费门槛 。 与此同时 , 通过云端服务器来将内容下发到硬件设备 , 云-端的传输也有可能带来延迟问题 , 画面卡顿、试验增加 , 都会直接影响用户体验 。
另一方面 , 大规模的XR体验 , 也需要支持高容量的云原生应用程序 。 内容单一一直是困扰VR行业发展的难题 , 而在云环境下开发诸如视频教学、医疗操作训练等等 , 充分利用了云的灵活性与强大功能 , 一些数据也都可以存储在云上 , 能够大大缓解VR厂商的"内容饥渴症" 。 不过 , 如何在物理环境中跟上超大规模的云服务更新和创新部署 , 也考验着XR厂商的业务能力 。
所以 , XR领域也成为云服务厂商技术竞技的舞台 。 以华为云为例 , 其就基于VR推出了一套云端护航的组合拳 , 借助GPU加速云服务器GACS、弹性公网IPEIP、内容分发网络CDN , 来综合提升内容下放的响应速度 , 对海量数据进行实时、高速的渲染计算……成为VR变身杀手级应用的技术前提 。
文章图片
(华为中国区副总裁董明)
三是人工智能补全的硬件基础限制 。 XR进一步应用的另一个主要障碍 , 就是基础设备的性能限制 。 以VR为例 , 头盔显示器的沉浸式VR系统是用户感知的最主流硬件 。 而在此基础上 , 要完成与虚拟环境中物体、情节的实时交互 , 就需要处理器根据用户的姿态、动作等进行实时、高并发的计算和渲染 , 对设备性能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
推荐阅读
- 脑极体|马斯克和贝佐斯终有一战?,天上地下
- 科萌萌|或将颠覆核磁共振,工程师意外破解一个量子谜题
- 脑极体|苹果TV的“脚根”,山雨欲来处
- 中科院之声|科研人员实现千赫兹级谱线分辨率的单自旋顺磁共振
- 脑极体|5G天团全员正式出道,Play4系列空降“走花路”,荣耀VNXP
- 【脑极体|解锁机器视觉与千行百业的“完美关系”,5G时代】
- ▲右脑极度发达的人,才能看到图片中的物体,考考你的眼力!
- 脑极体to B 规模商用的开启节点,四只头雁:5G
- 脑极体三星产业转型的“三重门”
- 脑极体京东重构技术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