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35年以前,美国对日发动了芯片战争,搞垮日本的芯片产业,如今轮到了我们( 三 )
除此之外 , 美国正式向日本发动了芯片战争 , 这是人类史册上第一次芯片战争 , 目的是搞垮日本的支柱产业 , 将日本经济彻底拖入泥沼 , 永无翻身可能 。
1985年的时候 , 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开始向美国商务部投诉日本半导体产业不正当竞争 , 要求总统根据301贸易条款解决市场准入和不正当竞争的问题 。
美国向负责谈判的通产省开出极其苛刻的条件 , 将美国半导体在日本的市场提升到20%-30% , 建立价格监督机制 , 终止第三国倾销 , 另外一方面 , 美国在媒体上大肆宣扬“日本威胁论” , 宣称日本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全面领先 , 将严重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 为自己发动芯片战争寻找理由!
美宣称如果日本不答应 , 将对日本进行制裁 , 1986年 , 在军事上依赖美国的日本被迫接受了美国的提议 , 但是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当时还是处于黄金发展阶段 , 并没有对日本半导体产业造成太过于严重的损伤 。
这也让美国非常愤怒 , 1987年 , 以邓肯·亨特为首的5名美国国会议员 , 扛着几把大铁锤 , 站在美国国会山台阶上 。 直播砸东芝收音机 。 美国开始对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核心企业东芝进行了制裁和打压 , 通过东芝事件 , 1987 年 7 月和 1988年 4 月 , 美日双方达成协议 , 双方共同开发 FSX 战斗机 , 美国有权得到所有技术 , 美国借此打开了获得日本技术的渠道 。
1989年再次和日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日美半导体保障协定》 , 开放日本半导体产业的知识产权、专利 。 1991年 , 日本的统计口径美国已经占到22% , 但是美国仍旧认为是20%以下 , 美国再次强迫日本签订了第二次半导体协议 。
除此之外 , 美国也对自己的技术进行了升级 , 尤其是当时通信技术革命爆发 , 1G时代的到来 , 个人计算机时代来临 , PC开始普及 , 美国的美光和韩国的三星等企业对产品作出了以高性价比DRAM战略调整 , 而当时的日本依旧以高可靠性为生产标准 , 未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
美国还扶植了韩国来对抗日本 , 当时在半导体行业发展程度还比较低的韩国企业在美国的扶持下迅速发展 。 美国不仅对韩国授权技术 , 还指导韩国获得了东芝生产线 , 并且疯狂挖日本企业的人才 。
由此 , 韩国在闪存半导体领域开始壮大 。 1990年8月 , 三星正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16M DRAM内存芯片的企业 。 美国还对韩日发动反倾销 , 对日本企业征收了100%的反倾销税 , 而对韩国只征收0.74% , 在美国的帮助下 , 韩国的半导体产业迅速崛起 , 和美日呈三足鼎立之势 。
1995年 , 在经历了10年的抗争之后 , 日本最终还是缴械投降 , 这是日本半导体产业最后的余晖 , 世界半导体企业前十中 , NEC(第一)、东芝(第二)、日立制作所(第三)、富士通(第八)、三菱电机(第九) 。
1996年 , 尽管当时的美国已经在日本的半导体市场份额占到了30%左右 , 在全球市场份额也在30%以上 , 而日本已经不足30% , 但美国还是想将日本吃干榨净 , 想要签订第三次不平等半导体条约 。
这次在日本政府的斡旋下 , 最终没有成功 , 但是日本半导体产业早已元气大伤 , 韩国已经取代了日本成为了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心 , 很多人说 , 为什么美国为什么没有打压韩国半导体产业 , 因为韩国选择了投降 , 三星有55%的股权是被外资控股的 , 其中大部分是美资 。
1999年 , 为了保存最后一丝火苗 , 日立、NEC、三菱电机三家的DRAM业务开始整合 , 1999年 , 尔必达成立 。 但是美国依然没有放过日本 , 然而在负隅顽抗了十几年后 , 2012年2月28日 , 在美韩的联手下 , 尔必达宣布破产 , 日本半导体行业彻底回天乏术 , 而美韩彻底掌握了DRAM的全球议价权 , 将DRAM卖出了天价 。
日本从1963年开始 , 用了22年的时间 , 举全国之力发展的半导体产业 , 却被美国用了10年轻易击垮 。 没有主权的日本在这场战争中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 。
推荐阅读
- 电气工程师|才知电费增加的原因,为什么现在电表比以前走的快?听老电工分析
- 芯智讯|科友半导体产学研聚集区项目在哈尔滨新区开工
- 芯智讯|投入超480亿美元!美国接连推出新法案欲重振本土半导体产业
- IT世界|真香,飞智蜂翼Pro双效手机散热器:有线半导体制冷+无线风冷
- 『iPhone』以前没钱只能买安卓,现在没钱只能买12!
- 爱集微|胶水巨头如何切入半导体产业?,粘接“芯”世界
- 爱集微|国内最大硅整流芯片制造企业?科芯电子6亿元半导体项目落户杭州
- 科技咖|又一家国内半导体巨头崛起!从此不怕“卡脖子”!
- 数码实验室|预计2035年初步建成泛在国家时空系统,北斗三号收官,北斗四号正酝酿
- 产业气象站|化合物半导体硅基氮化镓的“芯”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