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历史旧居失处所,故里无宗族——清朝时期的宗族是什么样的?( 二 )


雍正五年时 , 江西永新县朱伦三处死接二连三犯盗窃的弟弟 , 对此 , 刑部认为其应该被流放 , 然雍正却称赞朱伦三的 是为民除害 , 所以不必遭受相关的惩罚 , 于是九卿按照皇帝的意思 , 承认宗族私法惩治族人的权利 , 这也表明了清朝公开承认宗族可以私自处死犯罪族人的合法性 , 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地方治安 , 但也存在弊端 , 这样一来 , 致使族权膨胀 , 当时江西一带地区 , 出现一些不合法不公正的土坑活埋现象 , 还逼勒亲属不得声张 , 写立服状 , 以及其他一些令人发指的行为 , 到了乾隆帝上台时期 , 对这类问题十分重视 , 此后他规定 , 对于不法之徒 , 应当送与官府进行惩办 , 治应得之罪 , 不可私自动刑 , 草菅人命 , 要求对江西一带严格查办 。

陈情历史旧居失处所,故里无宗族——清朝时期的宗族是什么样的?
本文插图

乾隆的这一举措也表明了他对雍正条例的否决态度 , 尽管去除了这一私刑 , 但是宗族惩罚族人的功能还在 , 针对游民问题 , 要求家族父兄严格训导 , 要求族民做好"四民" , 反对其成为不务正业的游民 , 在乾隆二十四年的时候 , 出现宗族处死有辱身贱行的族人 , 当地按察使请奏乾隆是否可从轻处置 , 乾隆则表示宗族不可随意处置犯罪族人 , 应当交由政府处置 。 此后 , 朝廷希望宗族法规能够按照国家法律办事 , 在政府的支持下有效的管理好自己的族人 。 族谱的修纂与收族以及族正制度
族谱大多是由宗族负责人和文化人编纂的 , 编成之后 , 还要不断地对其进行修改 , 时间不受限制 , 基本三十年一修 , 族谱的不断修正 , 以便新的族人加进 , 保证了族史的连续性 。 收族 。 即亲同姓 , 族谱将同一个始祖下的子孙归于同一族谱 , 以此来确定和加深族里族人之间的关系 , 加强族人之间的认同感 , 从而当同一族人发生困难时 , 其他同族人能够伸出援助之手 , 救患难 , 而且能够增进族人敬祖的情感 , 收族能够好好的教训自己的子孙 , 教训自己的孙子便能好好的尊祖收族 。

陈情历史旧居失处所,故里无宗族——清朝时期的宗族是什么样的?
本文插图

族谱繁简不同 , 最简单的族谱 , 只有世系的记录 , 以图标的形式来表现宗族的成员及其血缘关系 , 记载的方式基本上参照宋代欧阳修、苏洵的普例纂修 , 最简单的族谱中只有人名 , 更详致点的有记载出生、婚配、葬地等 。
族正制度是伴随着保甲制度而出现的 , 族正是清廷要求宗族选举产生的 , 被选举的代表必须是家族中有影响有威望的人 , 并且要向政府表明自己能够胜任这一职位 , 承担起相应的职责 , 族正掌握了政府给予的权力管理族人 , 但不同于政府官员 , 也不是族长 , 他只是宗族和政府之间的媒介 , 身份具有双重性 , 目的是将宗族纳入政府的控制之下 。 族正制的实行也并非畅通无阻 , 乾隆中期 , 伴随着人口膨胀和吏治不清 , 宗族的势力得到膨胀 , 严重影响了清代的地方治安和社会秩序 , 为此 , 清朝采取了抑制宗族发展的新措施 。
陈情历史旧居失处所,故里无宗族——清朝时期的宗族是什么样的?
本文插图

总结
回顾古代宗族制度发展史 , 在先秦时期 , 士大夫有不同规制的家庙 , 不等的祭祖权 , 诸侯们只能以封君为祖 , 庶人们只有附属于贵族的宗族, 却无家庙 。 汉唐间 , 士族作为社会的主要成份 , 控制着宗族 , 到了宋代时期 , 官僚世家控制着宗族特权 , 取代了士族 , 到了清代 , 宗族从官僚逐渐下移到没有什么政治权利的富人 , 也就是说 , 清朝的宗族制度趋向民众化了 。
清人的宗族活动 , 多出现在南方地区 , 因为古代的经济重心大部分在南方 , 受明末清初时期战争的影响 , 家族活动曾遭受到破坏 , 虽然大部分人知道族谱的重要性 , 但却无力去维护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