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向胡耀邦叮嘱,这些人绝不能重用!

本文摘自《百年潮》2008年12月 作者:李向前 韩钢  原题为:新近发现邓小平与胡耀邦等三次谈话记录
自本刊1997年第4期报道邓小平一份珍贵手稿的发现以来 , 社会各界反应强烈 。 人们不仅从邓小平留下的亲笔提纲中 , 更深人地了解到当代中国历史性变革的思想源头 , 而且也为这一珍贵文物的发掘故事所吸引 。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的日子里 , 我们再次走访了著名学者、《解放思想 , 实事求是 , 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起草的组织者之一于光远先生 , 希望能进一步了解有关邓小平这篇重要讲话形成的情况 。
■邓小平向胡耀邦叮嘱,这些人绝不能重用!
文章图片

又意外找到邓小平三次谈话记录
功夫不负有心人 。 1998年春夏 , 于老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谢绝了众多的约稿 , 专心致志地做自己保存的文件整理工作 , 进行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的研究 , 写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追记》长文和《我亲历的那次历史转折》一书 , 对那段历史作了详尽的追忆和深入思考 。 这期间 , 他又意外地找到了《解放思想 , 实事求是 , 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起草过程中 , 邓小平同胡耀邦、于光远等的三次谈话记录 。 这无疑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
面对这三次谈话的记录稿 , 于老既感欣慰又多少有些遗憾 。 欣慰的是 , 记录稿忠实、准确地记下了邓小平在起草讲话过程中的前后思路 , 保留了邓小平自己对讲话的指导思想、主要观点和谋篇布局的意见 。
可以说 , 记录稿的发现 , 为解决《解放思想 , 实事求是 , 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历史性文件形成的文献学问题奠定了基础 。 说到遗憾 , 于老告诉我们 , 当时是随听随记 , 句子记得不完整 , 而且记的速度比较快 , 以至有个别的字今天分辨起来相当困难 。 此外 , 因为是自己的记录 , 不作传达之用 , 所以用纸也很随意 , 并缺少时间、地点等正式记录所应具备的“规范”性要素 。
其中第二次谈话的后半部竟记在一张拆开的海外友人来信的信封上 , 而邮票后来不知被什么人剪掉了 , 以致记录稿被开了个“小天窗” 。
但不管怎样 , 这三份谈话记录稿的发现 , 对研究邓小平讲话的形成 , 具有极为珍贵的价值和意义 。 在《我亲历的那次历史转折》一书中 , 于光远讲到了这三次谈话的经过 。 根据于老的回忆 , 是胡耀邦带他去邓小平那里 , 由邓小平当面向他布置起草任务的 , 而不是别的什么人要他组织起草工作的 。 三次谈话都在邓小平家里进行 , 每次谈话胡耀邦都在场 。
于老在1997年9月20日上海《新民晚报》的一篇短文中写道 , 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大家所坐的位置:邓小平坐在一张大书桌后面 , 胡耀邦坐在他右侧离他最近的沙发上 , 于光远坐在他对面的沙发上 , 其他几位起草者并排坐在他左侧的靠背椅上 。 几次谈话大家都是这样坐的 。 谈到这里 , 于老还说了一个细节:邓小平的书桌上摆着一只台式电子钟 , 因为是第一次见到 , 他颇感新奇 , 而且有些纳闷:电子钟显示时间的一面不是面对主人 , 而是面对客人 。
第一次谈话
第一次谈话是1978年12月2日 , 记录稿大约1600字: 。 这个谈话是邓小平在准备把他写就的“讲话提纲”交给于光远的时候 , 就“提纲”内容所做的讲解 。
一开始 , 邓小平说:“讲过了 , 与外国人讲过 。 ”这大约是指此前他同日本、美国客人的谈话 。 据《邓小平思想年谱》记载 , 邓小平在11月26、27和29日分别会见了日本民社党访华团、美国专栏作家罗伯特·诺瓦克和日本公明党的竹人义胜 。 在这一系列谈话中 , 邓小平向外国客人表明 , 中国要改革 , “根本的一点 , 是要承认自己的落后 , 承认现在很多方法不对头 , 需要改”;并介绍了中共中央目前正在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 , 就是“去引导全党、全国人民一心一意奔向四个现代化” 。 邓小平在谈话中还讲到对毛泽东的历史评价 , 以及为什么要“完整地、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问题 , 并就外界广泛议论的纠正冤假错案问题作了说明 。 显然 , 由于有了这些谈话 , 邓小平对在大会上要讲些什么的思路已经很明晰了 。 因此他对起草者说:“究竟讲什么 , 想了一下 , 不准备长稿子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