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虚子说史魂源于洪武年间这两件小事,朱允炆为何怕担“杀叔罪名”?并非迂腐
公元1398年 , 朱元璋病逝 , 皇长孙朱允炆登基称帝 , 次年改元建文 , 是为建文帝 。 不过 , 相比较一干老臣的见多识广 , 晚辈朱允炆很是显得阅历不足 , 因此仓促间的削藩引发了朝政的轩然大波 。 当军功显赫的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 , 资历浅、思想单纯的朱允炆昏招频出 , 将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 , 最终自燃了一把大火 , 以一种不知所踪的方式宣告自己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
?虽然朱允炆的阅历、资历以及能力上的重大不足是他丢失皇位的罪魁祸首 , 但从朱棣角度而言 , 以北平三郡的万余兵马对抗天下的百万之师 , 这本就属于一场豪赌 , 而这种以卵击石的对抗局面维持了三年却毫无进展 , 更是给这种豪赌蒙上了一层凄凉的气息 。
文章图片
【步虚子说史魂源于洪武年间这两件小事,朱允炆为何怕担“杀叔罪名”?并非迂腐】换作一般人 , 估计内心早已承受不住、缴械投降了 , 但朱棣居然从未有过胆怯之意、退缩之心 , 这说明朱棣一开始便成竹在胸 , 对自己扭转乾坤持极其自信的态度 。 从后来的局势发展来看 , 这种自信显然不是源于燕军战斗力的强悍 , 而是源于一个至关重要的人 , 而且朱棣很肯定此人在他面前必定懦弱无力、方寸大乱 。 那此人是谁?他又为何会发自内心害怕朱棣呢?
一 , 朱允炆对朱棣是发自内心的害怕? , 正因为如此 , 虽然军事实力上以卵击石 , 但心态上朱棣始终以雄者姿势俯瞰朱允炆
很显然这个人便是朱允炆 。 朱允炆在对抗朱棣过程中失败的原因 , 很多人归结朱允炆书生气太浓、过于迂腐 。 据清末《明通鉴》一书记载 , 建文帝在为老将耿炳文践行之前 , 曾说过这样一句为后世诟病不已的话:“今尔将士与燕王对垒 , 务体此意 , 毋使朕有杀叔父名 。 ”
文章图片
虽然朱允炆到底有没有说过这句话 , 单凭四百多年后的清末文人的这一句话显然不足为证 , 但纵观整个靖难之役的过程 , 朱棣在战争中常常以身犯险 , 经常带着几个人敢冲南军大营 , 甚至是独自一人给燕军殿后 , 南军竟然无一人敢对他动一根毫毛 。 这说明朱允炆说过此言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大了 , 以下两个事实可进一步说明朱允炆怕担“杀叔罪名”:
1 , 真定一战中 , 朱棣得到情报 , 于是亲自率领数十轻骑绕出城西 , 先破耿炳文二营 。 耿炳文恰逢此时正在城外送客 , 听闻朱棣攻破了二营 , 耿炳文快马加鞭冲入城内 。 但护城河上吊桥还未收起 , 绳索却被燕军砍断 。 耿炳文在最后关头冲入城内 , 城门紧闭 。 朱棣来到了距离城头两百余步的位置 , 从容放箭 , 将一叫骂的朝廷中央军射死 。
2 , 建文二年 , 经历了东昌之败的朱棣多次濒临险境 , 于是绕道南下 。 此后数月 , 朱棣常常亲自率数轻骑掠过敌阵侦察 , 发现被朝廷中央军包围就直接从敌阵中穿过、扬长而去 。 中央军往往表现得很是麻木 , 不敢射一发箭矢 。 在与中央军河北对抗时 , 朱棣的帅旗都被射成了刺猬 , 但他本人却毫发无损 。
文章图片
即便如此 , 朱棣也不定很清楚朱允炆说过的那句“毋使朕有杀叔父名”名言 , 但从其与朱允炆之间“配合”如此“默契”来看 , 朱棣对朱允炆的心思应是非常了解 , 因此即便朱允炆没有说过这句话 , 他也能准确预料到朱允炆有怕担“杀叔罪名”的心理负担 。 那为何朱允炆有这心理负担呢?这是因为朱允炆打从心里就非常害怕朱棣 , 并非书生意气招致了迂腐 。 这可从以下事实得知:
1 , 建文帝朱允炆削藩规划已久 , 具体行事雷厉风行、不讲情面 。 朱元璋在世时 , 朱允炆就与心腹齐泰、黄子澄密谋过此事 。 等到登基之后 , 朱允炆便迫不及待将削藩之举付诸于实践 , 而且行事果断、雷厉风行 , 周王、岷王被贬为贫民 , 代王、齐王被囚禁 , 湘王被逼举火自焚 。 如此不打招呼、毫不客气地大规模削藩 , 逼人自杀 , 还能说建文帝朱允炆是个讲究仁义的迂腐书生吗?
推荐阅读
- 于梦的情感|为中国带来青铜器,夏朝有新说?中科大教授:夏朝源于古埃及
- 步虚子说史魂|赏千金,”后来怎么样了?,吕不韦悬书咸阳街市:“此书改一字
- 夜读史书|突厥起源于哪里?是现在哪个国家?
- 历史小艾米|为何朱元璋当皇帝时,被废止长达十年之久,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
- 『象棋』方舟子:中国在古代没有大象,所以“象棋”是起源于印度的
- [洪七公]丐帮的没落,源于洪七公错选接班人
- 阿扬谈历史|唐朝为何是历史上最自信的王朝?它的自信源于哪里?,原创
- 小李趣聊史|为何说文学形象源于生活?且看《西游记》师徒四人的原型出处
- 李夫子说史|法老墓为何要建造成“金字塔”的形状?这源于埃及人对死亡的认识
- 爱车大师|陆逊擅长权术也是事实,周瑜的大局观并不来源于鲁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