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来源:纽约时报触目惊心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向肠河“这是一场得到国家批准的杀戮……它在故意牺牲老人、工人、黑人和拉美裔 。 ”——这是《华盛顿邮报》日前刊发的一篇措辞激烈的抗疫报道 , 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白宫怒其不争的怨气 。 这篇报道的论断或许有些夸张 , 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美国政府在抗疫中对弱势群体生命权、健康权的漠视 ,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阴影在心照不宣中忽隐忽现 , 令人触目惊心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提供的疫情数字 , 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突破140万例 , 死亡超过8.4万例 。 这一死亡数字超过了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阵亡人数 。 美国《每日野兽报》日前刊文称 , 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使命完成’的光荣时刻最终走向崩溃” 。 然而 , 白宫始终不以为然 , 面对每天死亡近两千人的悲惨局面 , 依然把“胜利”定为其疫情发布会的主旋律 , 颇为魔幻 。人命关天 , 生命权、健康权是最基本的人权 。 生命权为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和国际人权公约所确认和保障 。 疫情面前 , 没有什么比挽救生命更重要 , 想尽一切办法挽救生命是世界各国疫情防控的通则 。 然而 , 时刻把“人权”挂在嘴边的美国 , 在抗疫中却是另一番情景 。首先是对老年人沦为疫情“牺牲品”无动于衷 。 美国疾控中心日前公布的数字显示 , 在美国庞大的死亡病例中 , 老年人占到了三分之一 。 《纽约时报》统计发现 , 全美养老院等老年人长期护理机构已有至少2.56万名入住者和工作人员死于新冠病毒感染 。 因联邦政府和一些州没有提供全面数据 , 实际死亡人数可能更高 。冷冰冰数字后面 , 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逝去 。 密集的人群 , 老人薄弱的抵抗力 , 使得养老院成为美疫情的重灾区 。 弗州里契蒙市附近一家养老院的163名居住者中 , 至少有127人被确诊 , 数十人死亡;马萨诸塞州霍利约克地区的“老年退伍军人之家”9成入住者被确诊 , 近70人死亡……尽管如此惨烈 , 奉行“经济至上”的一些美国政客仍满不在乎 , 甚至提出“老人应主动为经济而牺牲” 。 如此冷血的奇葩言论让人瞠目结舌 , 连纽约州州长科莫都看不下去了 , 予以严厉斥责:“不能给人命贴价签”“不能以股市的名义推崇社会达尔文主义” 。其次是对底层死活无动于衷 , 尤其是对少数族裔 。 《纽约时报》报道 , 现有数据显示 , 在疫情期间美国黑人居民和西班牙裔居民的病亡率远远高于美国白人 。 在纽约市的病亡人数中 , 近34%是西班牙裔居民 , 28%是黑人居民 。 在芝加哥 , 新冠肺炎病亡人数中有70%以上是黑人居民 , 尽管黑人居民只占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一 。 另一项调查发现 , 美国每10万人里面有15.4个黑人死于新冠肺炎 , 拉美人是10.06 , 亚洲人是10.01 , 白人只有9.4 。 疫情是一面镜子 , 映照出美国种族歧视的严重性 。 许多底层少数族裔没有医疗保险 , 有病不敢上医院是造成病死率高的原因之一 。疫情也是放大镜 , 让美国深藏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露出狐狸尾巴 。 “物竞天择 , 适者生存”——19世纪末不少西方人开始把自然进化论进一步延伸拓展 , 成为鼓励优胜劣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 并为西方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提供了理论基础 。 二战中希特勒的罪恶让人们认识到“人种论”、反犹太主义的可怕 , 反对种族主义逐渐成为西方的政治正确 , 但社会达尔文主义并未销声匿迹 , 在各种极右党派的主张中不时浮现 。生命权、健康权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生命平等、生命平权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前不久就呼吁 , 老年人与年轻人享有同等的生命权和健康权 , 疫情之下“谁也不能被牺牲、被抛弃” 。 但是 , 美国冰冷的现实却是生命权、健康权是不平等的 。 人们记得 , 当采访人员在白宫发布会上问“有权有势的人是否能优先得到检测”时 , 得到的答复是“也许这就是人生” 。 美国科学发达、医疗技术先进 ,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 有着雄厚的实力来救护生命、尊重生命 , 然而事实却一再打脸 。 一些美国媒体不无心酸地指出 , 从美国政府抗疫作为来看 , 不仅仅是弃老年人于不顾 , 几乎是已经放弃了所有底层人民 。钱袋子重要还是民众生命重要?美国政府早就给出了答案 。 面对日增近2万新增病例的情况下 , 白宫却连日来一个劲地强推复工复产 。 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日前在国会听证会上警告说 , 过快重新开放各州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 第二天白宫就回应“这不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答案” 。 一些美国媒体从白宫的一味号召复工的迹象猜测 , 美国政府正在准备“放弃老年人” 。不漠视生命 , 这是国家伦理、政治伦理、科学伦理的底线 。 给生命分三六九等的政府 , 再巧舌的诡辩、再“高大”的理由 , 都有违最基本的人道主义 。 当下的美国 , 正是一个“范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