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急速转型,领跑IoT的为什么是联想?

联想急速转型,领跑IoT的为什么是联想?
图片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商用大客户总经理刘征
文 | 懂懂   编辑 | 秦言
来源:懂懂笔记
“我们变化太快了 。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商用大客户总经理刘征很是感慨 , 他每个季度给入职新员工做一次培训 , 每次的PPT都要重写 , 因为组织、业务、产品都在发生快速的变化 。 “变化已经是我们的常态 , 这就是转型中的联想 。 ”
我们都知道 , PC是联想的核心优势业务 , 也是联想的大本营 。 但在产业快速变迁中 , 联想也一直在寻找下一个增长点 , 而刘征所负责的商用部门一直在集团内部承担着摸索、探路的重任 。 从2016年联想集团提出“三波战略” , 到后来明确的“3S战略” , 联想商用大客户业务一直在变化中不断调整创新 , 勇当联想此次转型的急先锋 。
在前不久的联想集团新财年誓师大会上 , 杨元庆表示:“今天 , 世界各地的客户需要的不再仅仅是硬件设备 , 他们需要的是包括物联网设备、基础设施和智能应用在内的全套解决方案 , 以及包含顾问、实施、运维在内的全方位服务 。 ”联想制定的新十年发展方向 , 是以服务、解决方案和“新基建”为重心 。
与之呼应 , 近日联想商用IoT新品发布 , 为企业转型升级给出了一套完整的IoT大餐 。 “我们要做IoT时代的行业伙伴赋能者和协作创新者 。 ”刘征表示 。
天时地理人和
三浪叠加 , 疫情加速转型升级
本田汽车的刹车踏板零部件在武汉生产 , 因为疫情工厂停产 , 导致本田的整车组装停滞;特斯拉上海工厂因为零部件供应短缺 , 五一期间被迫停产9天;堪称全球供应链管理典范的苹果也在这次疫情中受到影响 , 一度供货紧张 , 甚至可能因为零部件问题导致下半年5G手机延迟发布……
数字化转型升级 , 一直是这些年摆在企业面前的选择题 。 而疫情加速了这一进程 , 使其成为了每一个企业的必解题目 。
事实上 , 在懂懂看来 , 数字化转型升级本质上是三股浪潮的叠加 , 进而形成了一个真正的风口 。
第一股浪潮是技术的发展 。 云计算经过十几年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 , 5G开始大规模商用 , AI在各行各业落地 , IoT成为物物连接的基础 。 过去这些年 , 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些技术都在快速发展 , 可以说到了一个大面积应用的临界点 , 并且 , 技术相互联动发挥更大价值的时机也已经成熟 。 转型升级 , 可以说是技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个必然 。
第二股浪潮是企业的竞争进入新的阶段 。 市场化竞争遵循丛林法则 , 任何一个企业想要生存下去 , 就要顺应环境而改变 。 如果想在一个生态里活得最好 , 更要比别人早半步做出改变 。 在今天 , 当很多企业受疫情影响无法复工的时候 , 联想武汉工厂在武汉解除隔离的第二天就恢复了生产 , 这样的能力会将企业间的差距不断拉大 。
“数字化转型 , 是后疫情时代企业的必由之路 。 我认为任何人都不能在后疫情时代继续掩耳盗铃了 。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表示 。
第三股浪潮就是政策 。 早在2018年底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 。 进入2020年 , 新基建的需求变得更加强烈 , 尤其受到疫情的影响 , 新基建再成热点 。
在刘征看来 , 新基建与之前的供给侧改革一脉相承 , 中国要在全球的价值链体系里占据更好的位置 , 就需要新的经济拉动方式 , 改变经济结构的质量 。
从技术、用户、政策三浪叠加来看 , 新基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 在懂懂看来 , 这本质上也是中国产业从人口红利向技术红利、数据红利过渡的阶段 , 而技术红利、数据红利的空间要远远大于以人口红利拉动经济发展的原始方式 。
IoT跑先半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