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说东北话的日本“义勇军”跟随林彪过长江

两年前 , 我在做“中日战争和解的民间运动”相关的研究调查过程中 , 结识了现年85岁的藤后博巳老先生 。 藤后先生近年多次作为日本和平团体“紫金草合唱团”名誉团长访华交流 。 我与藤后老先生的第一次见面 , 就是在2012年紫金草合唱团访华交流的时候 。 通过日语的简单交流 , 老先生得知了我是东北人 , 于是 , 开始用熟练的东北话与我攀谈 。 这实在让我惊讶 。 经过一番详谈 , 我了解到老人是当年日本“满洲移民”政策的亲历者 , 而且还有着鲜为人知的传奇经历 。
接下来 , 文中直接引用部分来自于我对当事者本人的采访 , 其他部分来自于我对老人口述细节及相关史料的综合整理 。 直接引用部分中使用了日语中常用的“满洲”说法 。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之后 , 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傀儡国家“伪满洲国” 。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 大批日本人来到了中国东北 , 也在之后的人生中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
日本历史上的“满洲移民”
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人移民现象早在1931年之前就出现了 。 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 , 日本从沙俄手中夺取了包括旅顺和大连的租借权在内的一系列在华特权 。 当时的日本政界出现了以陆军大将儿玉克哉和之后的满铁总裁后藤新平为代表的“满洲移民”思潮 。 他们主张应该通过移民巩固日本在东北地区利益 , 以防止沙俄卷土重来 。 就这样 , 日本开始了向中国东北地区移民的一些初步尝试 , 其移民数量在“九一八事变”时达到了一千五百人左右 。 这一阶段在20世纪日本移民史上被称为“早期移民” 。
[日本]说东北话的日本“义勇军”跟随林彪过长江
文章图片

日本“满州移民”地图
“九一八事变”之后 , 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移民得到了日本军队的武力保障 。 在这一背景下 , 日本政界开始筹划更加详尽的移民政策 。 1932年2月的关东军统治部的《日本移民法案要纲》中 , 在“政治”、“社会”、“经济”这三个部分之外 , 明确提到了“军事”目的 。 原文中提到“满蒙是军事用地 , 而且很快会成为我国国防第一线 。 在这样的形势下 , 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从我国内地(指日本本土)动员移民 , 使他们在满蒙全境定居 。 平时可以从事文化以及资源开发 , 一旦出现特殊情况 , 可以立刻拿起武器勇敢面对 。 这是我们国家所希望的……”(《満州の農業移民方策》、1932年2月)如果说日本的“早期移民”是以经济为目的进行的农业移民 , 那么这一阶段则在保证经济利益的同时将重心转向了政治与军事方面 。 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1936年 , 被称为“武装移民” 。
[日本]说东北话的日本“义勇军”跟随林彪过长江
文章图片

1936年 , 日本国内确立了法西斯政权 。 掌握实权的广田弘毅内阁在“七大国策”中提到了移民政策 , 这也预示着移民在日本侵略中发挥更加重大的作用 。 1937年的“七七事变”爆发后 , 大量成年农民被征入军队或军工业 , 导致移民出现人员短缺 。 为了弥补这种短缺 , 日本政府开始动员青少年移民 , 历史上称为“满蒙青少年义勇军” 。 这一政策使得日本的移民政策得以在人员短缺的情况下持续到1945年抗战结束 。 截至到1945年 , 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从事农业生产的移民总数达到了27万人(注:截至1945年 , 中国东北地区日本移民总数为155万人 。 这既包括带有农业生产任务的移民 , 也包括了兼有武装性质的农业移民 。 )这一阶段在再后来被称作“国策移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