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保温杯以怀柔姿态行禁酒,重文轻武下,宋朝军中饮酒禁令为何收效甚微?


文:历史保温杯
宋朝军队行饮酒之风 , 将士们经常聚集举行酒会 , 随之而来的纠纷屡见不鲜 , 不少将士们酒后毫无形象可言 , 还一度挑衅滋事威胁到了民风的和谐 。 宋朝中央深刻意识到军中饮酒的危害 , 但是出于怀柔政策和统治者意愿的导向 , 很难完全明令禁止将士饮酒 。
只是单纯对低级士兵的行为进行规范 , 对于中层将领的失职、亵职并未进行及时有效的处分 , 希望借着对中层将领的纵容 , 进一步赢得军队的稳定 , 这种错误的考量对宋朝的军队管理以及战争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饮酒之风最初在宋朝宫廷传播开来 , 统治者设置专门的制酒机构来提高酒的品质和工艺 , 还常常设宴纵酒 , 巩固君臣关系 。 为宋军中盛行饮酒埋下了伏笔
最初军队的饮酒之风从官场传入 , 各级军事将士将饮酒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 追根溯源完全离不开宫廷酒文化的熏陶 。 北宋时期的商品经济一度发展至鼎盛状态 , 不同等级喝的酒也有所不同 , 当时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的权益 , 在饮酒上也尽力集权化 , 为此设置了专门的监察机关 。
《宋会要》中就曾提及北宋的酿酒机构:法酒库“周太祖平河中 , 得酒工王恩善造酒曲 , 因置法酒库使 。 ”
当时内酒坊、法酒库、都曲院各司其职 , 分别掌管着酒衍生而出的各项事务 , 其中分配给军队的酒多为常料酒 , 考虑冬天军队将领御寒所用 , 法酒库也会负责官员酒的赏赐问题 , 都曲院的功能则更加的细化 , 还会对制酒的工艺进行要求 , 为内酒坊提供优质的糯曲 。
北宋以开封为酿酒中心,由于赵匡胤等人的对于品酒的极致追求 , 制酒工艺一直都在不断精细化 , 南宋时酒一度成为赠予往来使者的最佳选择 。 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们也对于酒有莫名的情愫 , 时常借助酒来进行新创作 。

历史保温杯以怀柔姿态行禁酒,重文轻武下,宋朝军中饮酒禁令为何收效甚微?
本文插图

宫廷中对于酒的需求 , 一度使将酒推向新的高峰 , 北宋时期宫廷名酒层出不穷 , 皇帝喝的酒被称为“御酒” , 宫廷中一度流行由光禄寺产出的光禄酒 , 诗人黄庭坚就曾有幸品味过光禄酒 , 随即写下了“翰林来馈光禄酒 , 两家水鉴共寒光” 。
除了正常设宴饮酒之外 , 宋朝朝廷上下都喜滋补酒 , 并积极钻研药酒功效 , 希望能够通过饮用滋补酒达到避邪补血的功效 , 其中必定提到宋真宗 , 经常会赏赐小坛珍藏的酒给大臣品尝 。
此外宋朝场次频繁的设宴 , 使得酒走上普及的道路每年除了大型的国宴之外 , 凡节日多举行赐宴 , 君臣汇聚一堂赏乐饮酒 。 单拿内宴来说 , 参宴的多为朝廷中的内臣 。

历史保温杯以怀柔姿态行禁酒,重文轻武下,宋朝军中饮酒禁令为何收效甚微?
本文插图

内宴上往往可以放下平日朝廷之上的拘谨与礼法规定 , 酒席之上皇帝与臣子对饮邀杯 。 历史上关于内臣与皇帝饮酒的记载较多 , 比较著名的有宋太宗和翰林学士苏易的对酌 , 宋太宗惊喜于苏易对他的忠心 , 将席间的金酒器悉数赏赐给乐苏易 。
宋朝宫廷饮酒之风的传播 , 得益于君主等人的推崇 , 这时的饮酒更多停留在闲暇时光的消遣阶段 , 更多是为了巩固君臣关系 , 并展示当时朝廷内部的经济实力 。 虽明令禁止军中饮酒滋事 , 但统治者本身未能以身作则 , 对饮酒处罚尚存宽容 , 加之怀柔政策和重文轻武的推动 , 宋朝时期军中饮酒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宋朝军中饮酒的盛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 不少曾经跟随赵匡胤开辟伟业的武将自恃功高 , 在建朝之后经常利用自己的功绩来进行勒索造势 , 借着讨酒之名来肆意行腐败之事 。 有的武将还在饮酒后骚扰百姓 , 引起地方混乱 。
宋仁宗期间派遣多位官员出使辽 , 席间宋朝武将饮酒后口出狂言 , 做出了不少失礼的行为 。 就拿声誉较高的英雄人物岳飞来说 , 就曾因饮酒差点将同僚殴打致死 。 针对武将饮酒闹事的现象 , 统治者在了解事情原委后 , 对武将实行一定的处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