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宽用建筑语言读懂山水画,比想象中有意思!( 二 )


文同的竹子 , 浓淡表现的是竹叶本身翻转的向背关系正面与反面的色质差异 。 一棵竹子具备扭转向背 , 是连续不间断的空间 。
范宽用建筑语言读懂山水画,比想象中有意思!
本文插图

△北宋·文同·《墨竹图》
宋代的「生物学」十分的兴盛 , 我们翻看两宋大量的「折枝小品」便可感知 , 是格物致知的求理表现 。
而后世的墨竹画法 , 常常是把整体对象(或言画面空间)进行分层 , 压缩为平面 , 空间断出层次 , 墨色浓淡表现的是前后层之间的距离 。 也就是说 ,对象不再连续 , 而是被之间的空间所间隔 。
范宽用建筑语言读懂山水画,比想象中有意思!
本文插图

△元代·高克恭·《雨竹图》
飞渡、契错、倒悬 , 处境难断
段落的程式化 , 结构左右差互 , 如抽屉般 , 似乎可以被任意取用调换 。 这为组合裁拼提供了自由 ,宋以后的文人绘画 , 常常如斯法练习 , 董其昌就玩得很出奇 。
《仿黄鹤山樵山水图》 , 空白的水面 , 成为真正的空白 , 已经成为一种随意构建段落之间的绝对理由 , 也成为裁剪与拼合的痕迹 。
三段处在真空状态的山体 , 混搭在一起:三段皆是「飞来峰」的状态 , 不落地 , 不生根 , 不稳定 , 地平倾斜 , 大山各自飞渡而来 , 相互契错 , 有的倒悬 。 原来悦人赏心的山水 , 在董其昌的手中 , 变得如此不安与焦虑 , 诡异奇绝 , 仿佛梦中所见 。
范宽用建筑语言读懂山水画,比想象中有意思!
本文插图

△明代·董其昌·《仿黄鹤楼山樵古山水图》
这带给我们的是一种陌生的突如其来的视野:
原本高远的构图 , 似乎如大洞内窥;原本安静的山水 , 像是具备了几个方向的速度;原本符合经验的远近高下 , 似揉面团般的纠结难辨;原本一种「在外观看」的状态 , 似乎被陷入众石压顶的间隙内部 。
001特集 《山水》
撰文 | 王欣
C O N T A C T
佛教在中国到底有多少个宗派?
快速获取知中特集《山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