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读史为何最后分道扬镳?,宋江与武松:相见恨晚的结拜兄弟

【十二年读史为何最后分道扬镳?,宋江与武松:相见恨晚的结拜兄弟】_本文原题为:宋江与武松:相见恨晚的结拜兄弟 , 为何最后分道扬镳?
十二年读史为何最后分道扬镳?,宋江与武松:相见恨晚的结拜兄弟
文章图片
梁山好汉排定座次后 , 转眼之间就到了重阳节 , 宋江大开筵席 , 举办“菊花之会” , 一时间忠义堂上遍插菊花 , 堂前两边敲锣打鼓 , 众头领各就各位 , 觥筹交错 , 笑语喧哗 , 开怀畅饮 。 梁山上的三位才子马麟、乐和、燕青也粉墨登场 , 吹箫唱曲弹古筝 , 一派安乐和谐的气象 。
面对此情此景 , 宋江一高兴又喝醉了 , 这一喝醉不要紧 , 老毛病又犯了 , 这回他不写反诗 , 而是填了一首《满江红》的词 , 道是:
喜遇重阳 , 更佳酿今朝新熟 。 见碧水丹山 , 黄芦苦竹 。 头上尽教添白发 , 鬓边不可无黄菊 。 愿樽前、长叙弟兄情 。 如金玉 。
统豺虎 , 御边幅 。 号令明 , 军威肃 。 中心愿 , 平虏保民安国 。 日月常悬忠烈胆 , 风尘障却奸邪目 。 望天王降诏早招安 , 心方足 。
宋江写完 , 自我欣赏一番也就罢了 , 他却非要乐和将这首词唱出来 。 乐和刚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时 , 就出事了 。
先是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 , 明日也要招安去 , 冷了弟兄们的心!” , 随后李逵睁圆怪眼 , 发起了酒疯 , 大吼道:“招安 , 招安 , 招甚鸟安!”还飞起一脚把桌子踢翻在地 。
按常理 , 闹事的始作俑者是武松 , 李逵同学只是响应 , 不过是言行粗鲁一些罢了 , 但宋江却呼叫左右 , 要把李逵推出去斩首 , 在众头领求情后 , 才饶了李逵 , 送他关禁闭了 。
李逵天不怕地不怕 , 只服宋江 , 是宋江的头号死忠粉 。 武松是宋江的结拜小弟 , 俩人也曾意气相投 , 相见恨晚 。 但宋江与李逵的关系要远远好过了与武松的关系 , 所以宋江要杀李逵 , 实际上是做给武松看的 。
当时 , 宋江对武松是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的:“兄弟 , 你也是个晓事的人 , 我主张招安 , 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 , 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
那么 , 曾经相见恨晚的结拜兄弟 , 为何到最后却分道扬镳?
其一 , 在招安问题上 , 俩人产生了严重分歧 。
当初宋江和武松在孔家庄分手时 , 武松对宋江说:“天可怜见 , 异日不死 , 受了招安 , 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 。 ”
宋江对武松提出的招安想法非常认同 , 并说了一段很暖心的话:“入伙往后 , 稍戒酒性 , 如得朝廷招安 , 你便可撺辍鲁智深、杨志屈从了 。 日后可是在边上 , 一刀一枪 , 赢得封妻荫子 , 久后青史上留一个好名 , 也不枉为人一世 。 ”
但人算不如天算 , 武松上了二龙山后 , 不但没有劝说鲁智深、杨志二人招安 , 反而受到鲁智深的影响 , 成了反对招安的急先锋 。
其二 , 两人不同的出身 , 决定了他们完全不同的志向 。
武松出身草根 , 属于贫苦阶层 , 一生所追求的无非是丰衣足食 , 有尊严的活着 。
同样是反对招安 , 武松和李逵是有区别的 。 李逵反对招安 , 是要把皇帝拉下马 , 让他的宋江哥哥坐上皇位 。 武松反对招安 , 并没有要改朝换代的意思 , 他只想保持现状 , 和众头领在梁山上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
宋江是乡村富二代和刀笔吏出身 , “自幼曾攻经史 , 长成亦有权谋” , 所以他不甘平庸 , “敢笑黄巢不丈夫” 。 他选择招安 , 是为梁山众兄弟寻找出路 , 更是为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 , 那便是报效朝廷 , 建功立业 , 赢得封妻荫子 , 青史留名 。
不同的志向 , 决定了他们最终走不到一起 , 分道扬镳是必然结果 。
其三 , 征讨方腊梁山好汉十损其七 , 武松对宋江彻底绝望 。
攻打江南方腊一役 , 梁山好汉损兵折将 , 死的死 , 伤的伤 , 跑路的跑路 , 原来那种笑语喧哗、亲如一家的快乐场面不复存在 。 特别是鲁智深坐化六和寺 , 更是让武松心灰意冷 。 武松把这一切都归罪于宋江的招安 , 认为宋江为了自己的前途 , 使兄弟们变成了毫无价值的炮灰 。 武松不愿赴京朝觐、接受封赏 , 固然是他看透了官场黑暗 , 看淡了人生得失 , 但更主要的还是对宋江彻底绝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