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明清时代的大运河与北京(下)( 三 )


大运河滋生的艺术作品也非常多 , 尤其是徐扬的《姑苏繁华图》(又称《盛世滋生图》) , 用了24年的时间才得以完成 。 全画长1225厘米 , 画有人物12000余人 , 房屋建筑约2140余栋 , 桥梁50余座 , 船只400余 , 商号招牌200余块 , 描绘了乾隆年间苏州的繁盛 , 被认为是继《清明上河图》之后的又一传世杰作 。
大运河的开凿 , 有效地保障了国家统一和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 被誉为政治之河、经济之河、文化之河 。 回顾北京的发展历程 , 可以看出京杭大运河为明清时代北京的繁荣作出的不可磨灭贡献 。 当然 , 明清时期的北京主要是商业性、消费性的城市 。 正如利玛窦所说:“人们说北京什么也不生产 , 但什么也不缺少 。 ”大运河是依附于北京作为都城的需要而存在的 。 一旦北京无力维持这种需要 , 大运河的功能便受到影响 。 晚清大运河开始丧失功能 , 运河沿岸城市逐渐衰落 , 北京也受到了巨大影响 。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