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鸟陈友谅诱杀赵普胜,为自立为王扫清障碍,也为鄱阳湖之战埋下隐患( 三 )


本文插图

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便是这个时代的人物 , 也曾在张士诚麾下做幕僚 。 他对军事作战非常熟悉 , 才能写出《三国演义》这样的名著 。 《三国演义》中最为经典的赤壁之战便是以鄱阳湖大战为原型创作的 , 而非以造史实上的赤壁之战创作 。 在小说片段中 , "群英会蒋干中计"是非常重要的篇章 。 这段故事的结果是曹操中了周瑜的反间计 , 杀死了水军都督蔡瑁和张允 , 使得水军战力被削弱 。 从史实来看 , 历史上的三国时代并未发生这样的事情 , 因此很多人认为是罗贯中虚构的场景 。 可结合鄱阳湖大战的细节来看 , 这段与赵普胜之死非常相似 。

惊心鸟陈友谅诱杀赵普胜,为自立为王扫清障碍,也为鄱阳湖之战埋下隐患
本文插图

从故事情节上看 , 罗贯中借用现实中的案例表现小说的剧情 , 这是《三国演义》中常见的篇章 。 为了增加戏剧化的程度 , 罗贯中搞出了"群英会"的大戏 , 但蔡瑁和张允之死却是曹操最大的损失 。 这方面与陈友谅身上表现出来的枭雄特质 , 奸诈多疑的性格特点 , 杀死赵普胜后的损失等方面都有极大的相似性 。
可以说罗贯中用自己的笔 , 借用赵普胜之死的历史事实 , 来塑造了"群英会"的经典桥段 。 如果没有这样的历史原型 , 凭空捏造这样的剧情 , 显然不会写得如此生动形象 。 而《三国演义》之所以能成为名著 , 就是这样的来源于史实却高于史实的战争场景 , 让人感到叹为观止 。

惊心鸟陈友谅诱杀赵普胜,为自立为王扫清障碍,也为鄱阳湖之战埋下隐患
本文插图

两者有了如此多的相似度 , 也能从侧面印证赵普胜被杀和罗贯中借鉴这个事情的情况 。 反而是部分学者以袁家人的家谱和口述 , 来证明赵普胜隐居的说法不靠谱 。 从当时的情况看 , 这是非常不靠谱的 。 既不符合陈友谅多疑奸诈的一贯作风 , 也不符合赵普胜终于徐寿辉的事实 。 而且本身这种说法就缺少史料记载 , 即便是稗官野史也没有 , 所以很难取信于人 。 当然赵普胜的后人逃脱后隐居倒是有可能的 , 毕竟当时兵荒马乱 , 陈友谅和朱元璋大战在即 , 也抽不出人来干追杀赵普胜后裔的事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