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柏林戏剧节:如何在疫情时期重新定义“现实主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德国波鸿剧院版《哈姆雷特》剧照 。
5月10日 , 冈田利规编剧导演的《吸尘器》结束在柏林戏剧节官网的演出录像播放 。 至此 , 2020年柏林戏剧节十部入围作品中的六部完成线上限时免费播放 。 因为疫情造成的封锁 , 这届柏林戏剧节变得罕见“全球化” , “剧目演出录像上云”这个决定 , 让一个原本高度精英化的戏剧节 , 意外地突破了演出地理空间和语言的限制 。
值得关注的不是“线上”的形式 , 而是入围剧目输出的信息量
这届“线上柏林戏剧节”在九天的连线时间里 , 除了播出演出录像 , 也用在线的方式举行了演后谈和若干场研讨会 。 研讨会的议题集中了“戏剧上云”等最前沿的议题 , 包括“停止直播!在线戏剧的机遇与风险”“网络戏剧和数字化叙事”“从数字化概念到在线首映”“如何在互联网上运作参与性剧场”“线下剧院构建的社区如何体现在线上” 。 对比这些议题的时效性和紧迫感 , 官方录播的六部作品实在是很“传统”的 , 确切说 , 这次“线上柏林戏剧节”没有在创作实践的层面去直面“在线”“直播”等互联网文化对戏剧和剧场制造的挑战 , 只是迫于现实 , 在互联网场域将常态下的剧场体验缩减为“信息意义的分享” 。
年轻导演孙晓星在近日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如果“线上戏剧”没有产生新的语法、叙事和文化立场 , 如果不能对“线上”这个现场作出建设性的表达 , 那么“线上戏剧”和“戏剧网络化” 都不值得被当作严肃的概念 。 基于这样的立场和判断 , 今年的柏林戏剧节值得关注的不是“线上”的形式 , 而是入围剧目输出的信息量 。 在疫情下的非常态环境中 , 戏剧节官方从十部入围作品中挑出六部“上线” , 它们的创作思路和呈现方式刚好地切中了现实阵痛:在越来越多的人群被撕裂成不同阵营的当下 , 戏剧创作能如何追求或重新定义“现实主义”?人们能否在剧场中期待见到一种新的叙述 , 抵抗世界被消耗、被切割成碎片的现实?
在中心以外的视角 , 寻找故事在新背景下的重写和演绎
过去的两三年里 , 柏林戏剧节的策展和剧目选择思路是受到一定争议的 , 主要是欧洲之外的学者和剧评人质疑戏剧节过于“欧洲中心” , 艺术家、剧目和议题都集中于欧洲当代 , 事实上造成视野的窄化 。 去年阿维尼翁戏剧节选中了孟京辉导演的《茶馆》 , 尽管这个版本的完成度仍有待完善 , 演出后的口碑也两极分化 , 但阿维尼翁戏剧节能关注到一个中国导演在当代视角下呈现的一部华语经典戏剧文本 , 这对欧洲戏剧节展的生态造成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 今年柏林戏剧节入围的《人类的屈辱》可以看作是戏剧节官方寻找“去欧洲中心化视角”的一种努力 。
【光明网柏林戏剧节:如何在疫情时期重新定义“现实主义”】《人类的屈辱》的编导是安塔·海伦娜·雷克 , 她其实很不赞同作品用“录像”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 事实上 , 有机会看过这个作品现场的观众能明显感受到录播的平面影像对这个结合了装置和肢体剧的作品造成很大的损伤 。 戏剧节官方之所以坚持即使“自损”也要播出这个作品 , 是因为它能分享出的信息有可能比它的观看效果更重要 。 雷克拥有德国和塞内加尔的血统 , 她是为数不多当今活跃在欧洲一线艺术院团里的黑人艺术家 , 她对外坚持不用“混血”或“有色人种”形容自己的血缘身份 , 而是简单坚决地称自己是“黑人” 。 《人类的屈辱》的创作理念 , 是对弗洛伊德提出的“人类三大屈辱”的质疑和反击 , 弗洛伊德认为 , 人起源于类人猿、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和人受制于潜意识 , 这是“人类的屈辱” 。 而雷克认为 , 弗洛伊德的立场是以欧洲白人男性为中心的 , 他无法意识到 , 或者他潜意识地回避了 , 人类至深的屈辱是这种白人中心主义 。 在这个70分钟的作品里 , 她试图通过静默的肢体表演 , 反思“人看待人”的历史 , 反思“欧洲中心论”主宰下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的“他者化”和“客体化” 。
推荐阅读
- 光明网|我国总资产超1300万亿,人均93万元?别急着说“拖后腿”
- 环境监测生态环境部:对干扰生态环境监测行为“零容忍”
- 光明网|北京垃圾分类新政实施满月:社区垃圾桶日趋完善 市民学习积极性高
- 生态环境部:我国生态环境整体改善生态环境部:我国生态环境整体改善 仍面临挑战
- 生态环境部:对干扰生态环境监测行为“零容忍”
- 生态环境部:对干扰生态环境监测行为“零容忍”
- 生态环境部:我国生态环境整体改善 仍面临挑战
- 面临生态环境部:我国生态环境整体改善 仍面临挑战
- 光明网|壮观!沙湖共存,大漠里的湖泊,改变你对沙漠的认知
- 光明网|1.6米长锦蛇钻进警车机体内 民警“守车捉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