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雯@刘诗雯说父爱:破茧成蝶背后父亲的泪与坚守( 二 )


刘诗雯与张晶清教练女儿手小 , 握不了成人球拍 , 他还自制了两副儿童乒乓球拍 。 王丽凤天天在家陪刘诗雯练球 , 刘恕给母女俩当“球童” , 来来回回跑着捡球 。
天赋加刻苦训练 , 让刘诗雯的球技突飞猛进 , 6岁时已打遍抚顺的同龄孩子无敌手 。 1998年春天 , 张晶清被调往广州市伟伦体校任教 。
她舍不得放弃刘诗雯这棵好苗子 , 有意将她带到广州训练 。 女儿年纪小 , 王丽凤犹豫不决 。
刘恕开导妻子:“很多世界冠军、奥运冠军 , 都是几岁就离家 , 不吃苦怎能成才?”
王丽凤的心动了 。 运动员时代她没拿世界冠军 , 希望女儿能圆了自己的梦 。 几天后 , 她和丈夫忍痛让张教练将女儿带到广州 。
伟伦体校软硬件设施一流 , 刘诗雯本应如鱼得水 。 可是由于年龄小 , 加之从未离开过父母和亲人 , 她天天嚷着要回抚顺 。
每次给父母打电话 , 她都哭着问父亲:“你什么时候来接我回家?”女儿的哭声撕扯着刘恕的心 , 王丽凤也在一旁抹眼泪 。
刘诗雯去广州3个月后 , 仍未能适应体校生活 。 张晶清给刘恕夫妇打电话:“再这样下去 , 我担心会耽误了孩子 。 不少外地父母都在这边陪孩子打球 , 你们最好也能有一个人过来 。 ”
刘诗雯与父亲王丽凤对丈夫说:“你手下管着几百号人 , 工作担子比我重 , 还是我去广州吧 。 ”很快 , 她办理了辞职手续 , 赶赴广州陪伴女儿 。 从此 , 刘恕开始了与妻子漫长的分居生活 。
02妈妈来到身边 , 刘诗雯的情绪稳定了 , 她心无旁骛地练球 , 渐渐成为伟伦体校的乒乓之星 。
王丽凤有女儿作伴 , 分居的日子也不孤单 。 而刘恕独自留守老家 , 点点滴滴都是孤寂与艰辛 。
他没心情做饭 , 经常吃方便面和速冻水饺 , 有时加班回来 , 他累得胃口全无 , 连鞋也不脱 , 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
妻子和女儿长期不在身边 , 有的同事还以为刘恕离婚了 , 张罗着要给他介绍对象 。 他说:“我与丽凤感情好着呢 , 三天两头打电话 。 ”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 他将全家福带在身边 。 遇到年节 , 刘恕坐50多个小时的火车 , 穿越大半个中国 , 去与妻女团聚 。
在拥挤的车厢里 , 他扛着一个编织袋 , 里面装满了女儿和妻子爱吃的东北美食 。 他被挤来挤去 , 满脸汗水 。 每次与妻女团聚时间最长也不过10天 , 最短三四天就匆匆返回抚顺 。
在父母长达六年的分居中 , 刘诗雯崛起了!
2004年11月 , 世界青年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神户举行 , 刘诗雯一举夺得女双、混双、女团3枚金牌 , 以及女单银牌 , 被誉为“天才少女” 。
不久 , 刘诗雯接到了入选国家队的通知 , 激动地在电话里向父亲报喜:“爸 , 我入选国家乒乓球队了 。 ”
刘恕好一阵兴奋 , 然后冷静地叮嘱女儿:“国乒队高手云集 , 爸希望你能站稳脚跟 。 ”“我不仅要留下来 , 还要拿世界冠军 。 ”刘诗雯信心满满 。
刘恕欣喜之余 , 却很冷静 , 特意叮嘱一番 。 刘诗雯以为父亲多虑了 , 谁知一进国家队 , 她就感受到不同寻常的压力 。
在伟伦体校和广东乒乓球队 , 她被众星捧月 。 然而国乒女队光世界冠军就有十多位 , 每个队员几乎都是亚洲冠军、全国冠军 , 教练并没有对刘诗雯特别关注 。
此时 , 刘诗雯才13岁 , 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 , 缺乏一股狠劲 , 训练不免打折扣 。 主管教练在电话里与刘恕沟通 , 希望家长能与教练组配合 , 共同将刘诗雯培养出来 。
03现在女儿已进入了青春期 , 而妻子性子有些急 , 刘恕担心她去北京会适得其反 。 王丽凤问:“你当着厂长呢 , 甘心放弃事业吗?”刘恕说:“女儿的前途比我的事业更重要 。 ”
好心人劝刘恕:“你这样做太冒险了 。 万一孩子没培养出来 , 你厂长也没得当了 。 ”刘恕平静地说:“不管将来是什么结果 , 我都接受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