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乙悲歌:中国底层联赛的挣扎

【[]中乙悲歌:中国底层联赛的挣扎】近日 , 有部分中乙联赛投资人发公开信质疑中国足协《中超u23队参加中乙联赛的方案》 , 将中国足协的改革新政推向风口浪尖的同时 , 也让更多人看到中乙脆弱的生态及中乙球队在中国职业足球最底层求生的无奈!
[]中乙悲歌:中国底层联赛的挣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想要盖多高的楼房,就要打多深的地基”是非常朴素的道理 。世界最高楼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高828米 , 为了使总楼层数达162层的哈利法塔基础稳固 , 哈利法塔的地基由192根螺旋灌注桩组成 , 单根灌注桩直径1.5米 , 桩长50米 , 一共消耗44726立方米的混凝土 。有了如此深厚的基础 , 才有了哈利法塔以“世界第一高”傲立于世!
在足球世界中 , 根基的作用同样重要 , 以英格兰足球为例:属于英格兰足协赛事体系中的联赛一共有24级 , 这24级联赛的比赛层级包含从小区比赛一直到世界顶级的英超联赛 , 运动员涵盖从业余爱好者到世界顶尖高手的不同水平选手 , 而不同级别联赛之间有很好的上升通道 , 优秀的低级别联赛运动员能够通过这个通道加盟高级别球队 , 连英超都有不少球员曾在业余联赛踢球 , 如李·哈珀、瓦尔迪等 。
[]中乙悲歌:中国底层联赛的挣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足球金字塔理论中 , 底层联赛承载着扩大职业足球人口 , 为培养年轻球员和发现优秀年轻球员提供土壤 , 并为上层联赛输送优秀球员的使命 , 处于职业足球金字塔最底端的联赛 , 就像整个足球金字塔的土壤和地基 , 决定着足球金字塔的高度和稳固程度 。作为中国足球的塔基 , 中乙联赛于1994年开始职业化改革 , 至今已有26年历史 。
中乙联赛是中国足球最基础的职业联赛 , 也是中国足球最动荡、最艰苦的职业联赛——时而虚胖、时而虚弱 , 只有始终为生存发愁这一点没变 。以此为基础的中国足球 , 喊了多年的“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 现在依旧喊着同样的口号 。中国足球没有改变 , 但挣扎中的中乙联赛何尝不想改变!中乙联赛:回收 , 我们是专业的
[]中乙悲歌:中国底层联赛的挣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中乙联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的全国乙级队联赛 , 随着1994年中国足球兴起职业化大潮 , 原全国乙级队联赛更名乙级联赛 , 进行职业化改革 。经过多年赛制改革 , 2004年原乙组联赛改名重组 , 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即中乙联赛)正式成立 。从乙级联赛到中乙联赛 , 联赛中原有的体工队等非职业队逐渐被淘汰 , 但新加入的“职业队”与体工队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 这给中乙后续发展留下隐患 。
中乙联赛中不准俱乐部使用外援 , 预赛阶段分为南北两个赛区, 进行主客场双循环赛 , 总决赛阶段则采用主客场淘汰制 。在2003年到2014年期间 , 中国足协还规定每支中乙俱乐部一个赛季只能允许注册5名25岁以上球员 。之所以有这样一条限制中乙俱乐部球员年龄的规定 , 是为了尽可能吸收各地全运会、城运会队的球员 , 延续其职业生命 。
虽然足协的初衷在于将年轻球员留在职业赛场 , 但由于相关规定限制了高水平成熟球员从中超、中甲下沉 , 最终导致了中乙竞赛水准不断下降!而随着整个中国足球大环境变差 , 中乙联赛观众基础愈发薄弱 , 对投资人的吸引力也不断下降 , 中乙联赛时有球队退出的新闻传出 。在此情形下 , 中乙各球队对花高价聘请25岁以上的高水平球员的态度趋向保守 , 中乙几乎沦为全运会及城运会的球员回收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