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猫《清平乐》背后的正史:千古第一仁君,却被骂了整整957年( 二 )


除却内患 , 外忧也十分严重 。 辽国一直对大宋虎视眈眈 , 而自己宽仁以待的党项一族尽然叛离大宋自立西夏 。 赵祯悉心培养的文官集团新生代积极求战 , 或许赵祯与他们都有着初生牛犊的无畏精神 。 想要成就一番伟业 , 光复大宋证明自己 。

枕猫《清平乐》背后的正史:千古第一仁君,却被骂了整整957年
本文插图

然而此战甚是焦灼 , 在辽国的压迫下 , 最终双方只能和谈 , 西夏称臣 , 大宋以岁币换取和平 。 几番缠斗 , 大宋民兵折损无数 , 多少家庭支离破碎 , 最终还要从百姓身上搜刮钱财求和 。
这成为赵祯身上的污点 , 人们总是着眼人的短处揪住不放 , 责难辱骂957年之久 。
战争失利绝不能将罪责扣在一个人头上 , 即使他是做最终抉择的皇帝 。 毕竟在宋代几代君王推崇以及赵祯的力保下 , 文官集团的力量已经空前强大了 。 上到国策下到民生 , 他们没有什么不能干预决断的 。
赵祯是推行仁治的 , 所以他会不厌其烦听谏官的批判 , 甚至为此妥协 , 以保文臣集团的权威 。 因为他内心无比期望能通过文官集团的革新解决三冗问题 。
为此 , 他克己复礼将“仁”贯彻始终 , 抛却了母族 , 爱情还有子女的幸福 , 甚至为了维护文官集团权威为他们担负了诸多骂名 。

枕猫《清平乐》背后的正史:千古第一仁君,却被骂了整整957年
本文插图

曲终人散
三冗问题是悬在赵祯头上的一把剑 , 他知道如果不解决遗留给后世 , 迟早让赵家基业毁于一旦 , 所以他一直在选拔合适的人才作为革新的储备军 。
最终在庆历三年 , 定下韩琦、范仲淹、欧阳修等一批主张革新的人士进行改革 。
其中关于整顿吏治的条例 , 如今看来还是如此振奋人心 。 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 。 可以想象如果这些政令推行下去 , 大宋该迎来如何的全新气象 。
世间美好总是如流云般短暂容易消散 。 凡是经历改革 , 自然要切身损害到一些旧贵族的利益 。 在无数权贵的弹劾打压下 , 最终这场历经多年精心准备的庆历新政只推行了很短的时间便搁置废除了 。
这场革新失败的罪过自然只能落到赵祯的头上 。
毕竟他是这群革新文官集团的首脑 , 面对失败他首当其冲 。 然而人们忽视了 , 为了走到革新的这一步 , 他付出了多少心血 , 抛却了多少反常心性 。 为了革新时“仁”政的畅通实行 , 做了多少克制与割舍 。

枕猫《清平乐》背后的正史:千古第一仁君,却被骂了整整957年
本文插图

结尾
在长久的岁月里 , 赵祯都被视为昏懦无为的帝王 。 既没有成功攘外 , 亦没有解决三冗安内 。 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这些问题并不是他造成的 , 但他却选择了接受与承担 , 可以说勇气可嘉 。
其实他完全可以做个恣意君王 , 毕竟那个时节大宋很是繁荣 , 可是他并没有安于享乐 。
毕竟人这一生能将信念贯彻付诸行动已经实属难得 , 有多少人夸夸其谈不作为 , 又有多少人奉行犬儒一生唯唯诺诺 。
人生如棋 , 落子无悔 , 对错是非 , 任他人评说去吧 。
【枕猫《清平乐》背后的正史:千古第一仁君,却被骂了整整957年】文/枕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