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秋一文读懂古代骑兵的演进之路


春秋时期 , 各个中原诸侯国并没有骑兵 , 它们用步兵和战车搭配作战 。 战国中后期 , 才学习北方游牧民族 , 建立了骑兵部队 。 最早的骑兵 , 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悍 。
先秦时期的兵书《六韬》 , 清楚地论述了那时候战车和骑兵的区别 。 这本典籍说 , 战车直接冲击敌军 , 给敌军以正面打击;而骑兵是小股作战 , 主要是干侦查、跟踪、偷袭一类的事情 。
说白了 , 战国中期到西汉初期 , 战场上还是以步兵、战车为主 , 骑兵只是配角 。 但这并不妨碍骑兵成为扭转战场局势的一股力量 。
汉景帝三年 , 吴王刘濞率先发起“七国之乱” 。 有人劝刘濞说:“我们这儿挨着淮河 , 洛阳挨着黄河 。 从我们这儿打到洛阳 , 中间一大片一大片平原 , 正适合战车和骑兵作战 。 大王 , 我们最好派出车骑部队 , 快速出击 , 直取洛阳 。 ”
听着不错 , 但刘濞没这么干 , 反而采用了步步为营的策略 , 一点一点推进 。 结果到梁城 , 他就推不动了 , 久攻不下 。
太尉周亚夫奉命前来平叛 , 他一看战场态势 , 马上有了计划 。 一方面命令汉军主力不要轻举妄动 , 继续和叛军僵持;另一方面 , 派出一支轻骑兵 , 绕到叛军后面 , 断了他们的粮草补给 。
叛军缺衣少食 , 只能回撤 。 周亚夫趁机派出精兵出击 , 打了一个大胜仗 。 骑兵配合步兵主力获得胜利 , 这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
【卢秋一文读懂古代骑兵的演进之路】
卢秋一文读懂古代骑兵的演进之路
本文插图

必须要指出 , 这时候的中原骑兵 , 和游牧民族的骑兵没什么两样 , 兵器都是弓箭 , 最多再加上一把短刀 。 在战场上 , 他们最好和敌方步兵保持距离 , 快速机动 , 在远处射箭攻击 , 这样才能发挥骑兵的最大优势 。
再往后 , 北方的匈奴一天天强大起来 , 他们隔三差五就来和汉朝军队比拼 。 汉朝骑兵发现 , 自己吃的亏越来越大 。 为什么?匈奴人从小就在草原上骑马射箭 , 这方面的素养 , 确实比种地出身的汉人士兵高出一大截 。 这还怎么打?
不过变化很快就来了 。 山东孙家村有一组很有意思的画像石 , 东汉时期的 , 上面画了什么呢?一个骑兵正在刺死另一个骑兵 , 用戟刺的 。
戟 , 应该都见过 , 长长的柄 , 尽头既有直刃又有横刃 。 秦始皇陵兵马俑那一排排的步兵 , 便人手一支戟 。
而在这组画像石里 , 戟被拿到了马上 , 成了骑兵的武器!挥舞戟的骑兵呢 , 穿着铠甲 , 看样子是中原骑兵的造型;另一边拿弓箭的骑兵 , 则戴着尖顶帽 , 明显是草原民族的装束 。
这组画面传达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 , 起码有一部分汉朝骑兵不射箭了 , 他们直接冲到敌方骑兵面前 , 把戟挥舞起来冲刺对手 , 近距离搏杀 。 汉军都冲到跟前了 , 匈奴人不得不放下弓箭拔刀战斗 , 射不了箭 , 这方面的优势也就没了 。
那么在真实的战场上 , 这种战术表现如何呢?
元朔五年春天 , 卫青率领三万骑兵 , 绕过匈奴的前哨 , 趁着夜色 , 合围了匈奴右贤王的部队 。
汉军直接冲上去 , 和匈奴骑兵近身肉搏 , 取得大胜 。 匈奴右贤王率领数百骑兵逃走 , 剩下的五千男女 , 牲畜无数 , 都成了汉军的俘虏和战利品 。 这是骑兵大规模冲击战术的第一次胜利 。
三年之后 , 元狩二年 , 霍去病远征匈奴 , 再次取得胜利 。 《史记》抄录了汉武帝嘉奖霍去病的诏书 , 诏书中说:“转战六日 , 过焉支山千里有余 , 合短兵 , 杀折兰王 , 斩卢胡王 , 诛全甲……首虏八千余级 。 ”
注意 , 诏书中的“合短兵” , 明确指出了霍去病的战术 , 就是短兵相接 , 白刃战肉搏 。 有理由相信 , 汉军几次大败匈奴 , 骑兵近距离冲击战术应该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