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疫情后的小学教育

开学在即 , 在2020年立夏后去回看2019年的冬天 , 这个寒假因为忙碌而充实 。 还记得17年前的那场SARS , 我还是名中学生 。 那时候 , 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还并不广泛 , 宅在家里的我们仅仅看着课本与电视节目《状元》励志 。 空有学习热情但是无处下手、学不得法 。 老师的叮嘱还是通过电话线告诉我们:家长不在家注意安全 , 不要一天贪玩 , 也是要看看书的等等 。而如今 , 经历SARS的我也长大成为一名教师 。 面对2019年的新冠肺炎 , 与宅在家里的孩子们一同收获更多 。一、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突飞猛进 。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 , 离校不离教”的科学部署下 , 我们老师们在线上开展教学 。 为了能顺利展开线上教学 , 上至全国教学资源的开放 , 再到电教馆对教师的支持与培训 , 下至每个学科教研组 , 多次沟通、场场研讨、反复实践再到确保顺利开课 。 传统课堂向信息技术主导下的课堂模式全新转变 , 我们也从束手无策到群策群力再到游刃有余 。 教学研讨也越来越细致:学习通哪个平台更能解决网络拥堵?如何更好的监管学生学习过程?如何增强线上互动与沟通?怎样更及时反馈学生效果?怎样开展线上测试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学生们也在老师的引领下 , 实现了空中课堂与自主学习的新探索 。 这对于经历了17年前SARS的我来说 , 是别样的、是新鲜的、是欣慰的、是充实的、更是的难得的成长 。二、学生的学习生活更丰富 。1.人文关怀教育更充沛 。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与感恩教育等等通过每个任课教师用不同方式贯穿在教学中 。 是孩子们鼓励一线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挑灯夜战、军警等公职人员与社会成员唱的同一首歌 。 是孩子们做的保护野生动物主题的手抄报 。 是成长路上学会思索如何感恩、学会付出、学会承担与担当等一系列追问与思索 。 人文关怀教育更有了时代意义与现实意义 。2.实践课程更贴近生活 。学生们即使宅家生活也很丰富 。 孩子们在美术课上画抗疫宣传画 。 科学课有自己动手制作小口罩 , 学会做家务:炒一道菜、帮妈妈拖拖地、整理自己的物什 。 体育课有居家简单健身训练等等 。行走在2020年的我 , 从17年前SARS走来的学生成长为一名老师 。 见证了祖国的发展与教育的日新月异 。 我也更加坚信 , 未来的教育一定是信息技术的时代 , 让我们紧跟时代步伐 , 乘风破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