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筛选性考试,最后逆袭的学生,这种能力和习惯都不差


「」高考是筛选性考试,最后逆袭的学生,这种能力和习惯都不差
文章图片
「」高考是筛选性考试,最后逆袭的学生,这种能力和习惯都不差
最近已经进入了语文的一轮复习 , 复习的内容是小说阅读 , 结果收上来学生的作业 , 简直快把我气的高血压都上来了 。
举个例子 , 一道题是这样的:
请问文章第10段的环境描写对情节的推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有一个学生的答案是这样的:1.衬托了某某的天真可爱的形象 2渲染了气氛3.为下文某某情节做了铺垫 。
这个学生写了3点 , 字数写了一大堆 , 但是只有一点是有效答案 , 有两点字写得再多都没用 。 为什么呢?因为题目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对情节推动的作用 。
再举个例子 , 一道题是这样的:
请问结尾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结合文章分析 。
有一个学生的答案是这样的:渲染了生机勃勃的气氛 , 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
看到这个答案 , 我简直都气笑了 。 我问这个学生 , 奠定感情基调一般在什么位置啊?这个学生恍然大悟 , 原来自己忽视了题目中的“结尾”二字 。
通过以上的例子 , 我们可以发现 , 很多学生的阅读能力 , 解题能力都没有什么问题 , 最大的问题在于:审题能力太差!
审题能力太重要了我们都有这种印象 , 很多学霸写卷子总是又快又好 , 效率非常高 。 为什么呢?因为别人总是能精准地看到所有的条件 , 然后按照题目中提示的方向和要求 , 进行答题 。 有的学生题目都没看清 , 就开始哗哗哗开始答题 , 结果时间和精力都用上了 , 却答非所问 , 拿不到分 , 还伤害了自己的感情 。
其次 , 我们往往认为命题者是来刁难考生的 。 no no no , 作为一名老师 , 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各位考生们 , 命题老师不是来刁难学生的 , 而是想方设法帮助考生的 。 他们不可能直接告诉你答案 , 所以命题者都会在题目中 , 提示考生答题的条件 , 方向 , 要求和规范 , 甚至是字数 。
所以考生一定不能辜负命题者的好意 。
高考是一场筛选性考试 , 所有的能力都在筛选范围之内 , 拿到试卷 , 审题能力是所有其他能力展现发挥的基础 。 但是很可惜 , 很多学生一紧张 , 题目都没看清就开始回答 , 导致事倍功半 。
那么如何才能训练自己的审题能力呢?能力和习惯是相辅相成的 , 认真审题是一个好习惯 , 如果养成了认真读题 , 圈点勾画的能力 , 慢慢地审题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
所以训练自己的审题能力很简单 , 借助一支笔就够了 。 方法很简单 , 就是用笔圈画出题干中的重要关键词 , 然后根据关键词的提示来答题 。
举个例子 , 有一篇高考小说《峡谷》 , 最后一道题很多学生觉得很难 ,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该如何审题 。
第四题: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骑手 , 但几乎一半篇幅是在写峡谷 。 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 , 谈谈你的看法 。 (8分)
首先 , 我们圈画出这些关键词 , 我直接在题目中加粗了 。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有人物 , 还有峡谷 , 还有篇幅所对应的二者关系 。 题目要求我们回答为什么 , 其实换个角度来说 , 也就是这样处理的好处 。
现在我们就知道思路了 , 第一 , 作者为什么花一半的篇幅写峡谷?峡谷本身的审美意义是什么?峡谷对人物有什么作用?人物对峡谷有何作用?人物和峡谷为什么各占一半篇幅 , 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思考了以上的问题 , 我们就可以得出答案:
①从在小说中的地位来看 , 峡谷是作者有意塑造的一个自然形象 , 与骑手一样有着重要的审美意义 , 所以峡谷的描写是小说不可缺少的内容;(峡谷本身的作用)②从形象塑造上看 , 峡谷是骑手的主要活动空间 , 所以峡谷的描写对塑造骑手形象、表现骑手性格起着关键作用;(峡谷对人物的作用)③从艺术表现上看 , 峡谷的描写 , 使人与物有机融合 , 峡谷的原始沉静与骑手的孤独沉默相辅相成 , 互为比照映衬 , 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峡谷和人物相互作用)④从思想内洒上看 , 峡谷的描写 , 蕴含着作者对大自然原始美与生命力的赞叹之情 , 这不仅丰畜了小说的内涵 , 也使小说的主题更为鲜明 。 (主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