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帅机腹进气使歼10与航母舰载机无缘

歼10之所以采用腹部进气 , 是我国的航空科技状况决定的 , 歼7是机头进气 , 不存在机身摭挡的问题 , 因此它虽然推重比不高 , 机动性却非常出色 , 但机头进气的缺点也非常明显 , 进气道占据了机头的黄金位置 , 雷达只能在空间狭小的激波锥里容身 , 造成了近视眼和唇口反射引起的“进气道假目标”现象 。
飞帅机腹进气使歼10与航母舰载机无缘
文章图片
歼7的机头进气方式是其机动性优秀的重要原因
而到了歼8ll这里 , 为了空出机头空间用来容纳大功率的火控雷达 , 改成了两侧进气 , 两侧进气飞机在侧滑的时候容易进气不良 , 造成压气机进口畸变 , 进而导致喘振 , 涡喷13的喘振裕度就不用说了 , 不得不说歼8的机动性下降 , 除了简单放大引起的比例不协调外 , 还跟它的两侧进气有一定关系 , 好在歼8ll是双发 , 一台发动机罢工还有另外一台 。
飞帅机腹进气使歼10与航母舰载机无缘
文章图片
歼8改为两侧进气后就只能四平八稳的飞了
歼10作为三代机 , 对机动性的要求更高 , 又是单发飞机 , 如果用两侧进气 , 也会存在两个进气道的工况均衡性问题 , 在其早期设计时 , 不可能预见到会用上自己假想敌苏27的发动机 , 当时不是发动机差的问题 , 而是因太行进度远远落后面临无发动机可用的境地 , 如果没有AL31FN的及时救场 , 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 再加上歼10以制空为主 , 对挂载也没有过高要求 , 只能采取保守的腹部进气方案 。
飞帅机腹进气使歼10与航母舰载机无缘
文章图片
机腹进气使歼10牺牲了强有力的机腹挂点
瑞典毕竟是小国 , 研制能力有限 , 其战机在设计时 , 必须考虑多用途 , 尽量用一种战机满足多种不同需求 , 因此鹰狮贯彻了“一机多型”的原则 , 采用两侧进气 , 更重要的是鹰狮的动力是美国精密的F404中等推力发动机 , 压气机时片与机匣之间几乎没有间隙 , 其整流作用使F404有优异的抗气流畸变能力 , 同时也让发动机无法充分利用速度带来的冲压能量 , 导致其高速性能很垃圾 , 采用F404的飞机没有一种能突破两倍音速 , F18和鹰狮都是如此 。
飞帅机腹进气使歼10与航母舰载机无缘
文章图片
F404优异的抗气流畸变能力 , 使得F18用两侧短进气道仍然有高机动性
苏27虽然也是腹部进气但并非因发动机的喘振裕度不足 , 其眼镜蛇机动已经证明AL31F的抗喘能力 , 而是其中央升力体气动布局的需要 , 因为如果象F14那样采用两侧进气 , 增升效果不明显 。
飞帅机腹进气使歼10与航母舰载机无缘
文章图片
F14也是中央升力体布局 , 但增升效果比苏27要差
但腹部进气的好处还是很多的 , 归纳起来 , 主要有三点:第一 , 腹部进气让歼10进气道结构更简单 , 如果采用两侧进气的话 , 就要设计两个进气通道 , 两套进气调节系统 , 对于轻型战斗机来说 , 就有点奢侈了 , 同时又降低了可靠性 , 两侧进气的话 , 鸭翼不可避免的要设计在薄薄进气道上 , 难度和带来的结构重量可想而知 。
飞帅机腹进气使歼10与航母舰载机无缘
文章图片
【飞帅机腹进气使歼10与航母舰载机无缘】鹰狮装在进气道上的鸭翼
第二 , 腹部进气的大迎角进气条件优良 , 在发动机推力不理想的情况下 , 显著增强了歼10的垂直机动性 , 而歼10C进一步通过扁平机头对气流的预压缩 , 使得其DSⅠ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达到0.87 , 也就是说气流动能损失只有13% , 优于歼10A的三波系进气道 , 这些都有利于弥补发动机的劣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