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卿相白起有没有能力乘势灭了赵国,长平之战后

长平之战后 , 白起坑杀赵国降卒40万 , 消灭了赵国三分之二以上的有生力量 , 据说 , 造成的后果是:赵国上下一夕数惊 , 闻风丧胆 , 甚至白起的名字 , 在赵国都有小儿止哭的作用 。
也可以这样说 , 长平一战 , 白起就把三晋中最强的赵国 , 打残了 , 打废了 , 再也无力组织起像样的抵抗 , 那么 , 这个时候灭亡赵国 , 就是最好的时机吗?
当然不是 , 主要原因有两条:
斯文卿相白起有没有能力乘势灭了赵国,长平之战后
文章图片
一:秦国国力不支 。
长平之战赵国吃了大亏 , 秦国也不轻松 , 单拿兵力上来讲 , 秦国当时的当兵年龄是17岁到60岁 , 当秦赵两国在长平对峙之时 , 秦昭襄王为了打赢这场决定秦国命运的战争 , 将当兵年龄提前 , 命令全国15岁以上男丁尽数从军 , 当兵年龄提前两年 , 15岁以上男丁尽数从军意味着什么 。
秦国已经是竭泽而渔 , 杀鸡取卵 , 已经把家底全部拿了出来 , 不敢出一点意外;兵力上就是如此 , 后勤上更不用说 , 一个长平之战 , 秦国国力既有所不支 , 再驱兵深入 , 即便白起能保证必胜 , 秦国又拿什么支应远征的部队 , 安抚占领地的人民 。
二:国际形势不允许
其实这才是白起无法灭赵最主要的原因 。
斯文卿相白起有没有能力乘势灭了赵国,长平之战后
文章图片
长平之战是怎么打起来的 , 前260年秦国攻韩 , 韩国战败 , 战败后献出上党之地 , 而上党郡守冯亭为了挑拨秦赵两国的关系 , 竟违抗韩王的的命令 , 率领上党军民归附赵国 。 秦国血战之后 , 反给赵国做了嫁衣裳 , 据说秦昭襄王因此大怒 , 才出兵伐赵 。
这段故事什么意思?
很简单 , 秦国攻赵 , 打出的借口 , 只是战国时期很常见的报复行动 , 并不是灭国战争 。
有人说了 , 反正都是打仗 , 报复性行动和灭国战争又有什么区别呢?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 , 秦国东出的道路一直被三晋 , 也就是韩、赵、魏三国挡着 , 而三晋呢 , 他们的关系是唇齿相依的 。
你只是报复行动 , 哥俩不对付 , 互相打打架 , 韩、魏两国摄于秦国的威风还可以看看笑话 , 看看你怎么给赵国削地的惩罚 , 但你要灭国 , 把赵国往死里整 , 开辟一个大国吞并另一个大国的先例 。
秦国就会在完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 , 将吞并六国的野心、实力暴露于天下 。
韩、魏两国的君王不傻 , 他们知道秦要统一天下 , 谁对他威胁最大 , 因此不可能束手待毙 。
斯文卿相白起有没有能力乘势灭了赵国,长平之战后
文章图片
前面也说了 , 秦国为了应付长平之战 , 已经让国内15岁以上男子全部从军 , 国力已经透支到了极限 , 从地图上看 , 三晋中 , 赵在北 , 韩在南 , 魏在中央 , 领土都与秦国犬牙交错 , 你秦国这时候统兵北向 , 全力攻赵 , 韩、魏紧随其后 , 断了你的粮道 , 试问 , 这个仗白起还怎么打 。
别说韩、魏联合没有可能 , 适时各国为了对付崛起的秦国 , 合纵之术正在诸侯各国盛行 , 就在长平之战初期 , 赵国吃了点亏 , 赶紧派使者到秦国求和 , 而秦国呢 , 也正是在范雎的建议下 , 大张旗鼓的招呼赵国使者 , 才打消韩、魏两国顾虑的 。
【斯文卿相白起有没有能力乘势灭了赵国,长平之战后】这样一来 , 仅韩、魏两国就会让秦国有点吃力 。
还有他们背后的燕国 , 齐国 , 以及南方一直对秦国怀恨在心的楚国 。
狗急了都要跳墙 , 兔子急了都要咬人 , 你已经露出爪牙 , 准备要人性命 , 还不允许别人临死挣扎一下 , 而就这挣扎一下的后果 , 秦国人是承受不起的 。
秦国自秦孝公以后 , 鉴于自身实力 , 经营天下的策略倾向于蚕食 , 而不是鲸吞 , 主张温水里煮青蛙 , 而不是一棍子打死人 , 不是他们不想 , 是实在没那个实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