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银河系内共有几千亿颗恒星,为什么没有出现混乱现象?( 二 )


星体引力束缚作用
宇宙中的星体自从宇宙大爆炸之后 , 依靠着万有引力作用以及暗物质和暗能量的作用 , 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 , 那就是绝大部分的星体 , 都会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在做周期性运动 , 无论是地球 , 还是太阳 , 都以上一级的绝对引力中心为目标 , 周而复始地做着规律性的运行活动 。
在此过程中 , 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大质量星体引力范围交叉和重叠的问题 , 对一个星体来说 , 可能会无时无刻地不在受到各方引力的综合作用 , 继而不断调整运动轨迹和运动速度 , 最终达到在综合作用力之下的运动平衡状态 。 哪方引力强 , 对目标星体的引力作用就会占据主导 , 从而将目标星体拖拽到有效引力范围之内 , 重新达到这个星系的运动平均 。 而引力弱的核心星体 , 则对星体的束缚能力相对较弱 , 对外来星体的拖拽作用就不强 , 使得外来星体有可能只是匆匆过客 , 而对于已经处在自身有效引力范围内的星体 , 则会通过逐渐地降低角动量实现引力和离心力的平衡 。
因此 , 银河系中的众多恒星系统 , 从表面上看它们的有效引力范围各不相同 , 对恒星系内的行星束缚能力有高有低 , 但是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 , 都分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星体运行规律 , 系内星体都以不同的速度围绕着核心转动 , 各个恒星系“井水不犯河水” , 通过引力作用规范着各个星体的运行 。
观测周期与星体运动演化时间不在一个数量级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时间尺度问题 , 我们人类的一生才区区百年 , 从望远镜发明到现在也就几百年的时间 , 我们对宇宙星体的观测 , 无论距离多远 , 我们所能直接了解到它们的运动变化 , 也只能是几百的时间 , 而这个时间与太阳的寿命几十亿年相比、与太阳系围绕银河系公转一周2.5亿年相比 , 都只能算是沧海一粟 。 在我们的观测周期里 , 根本看不到太阳碰撞为红巨星重构太阳系的时刻 , 更看不到银河系几十亿年后与仙女座相撞并融合的历程 , 我们所能看到的 , 只是地球在星体密度非常稀少的茫茫宇宙中 , 按照既有规律稳定运动的状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