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县广播电视台土塘镇江东畈聂村:声声入耳



都昌县广播电视台土塘镇江东畈聂村:声声入耳
本文插图

聂氏家训:身范宜端 子职宜尽 友恭宜笃 祀典宜崇 祖茔宜护 睦族宜重 生理宜务 闺门宜肃 嫁娶宜慎 家法宜严 交游宜重 贫苦宜周 和乡党以息争讼 重农桑以足衣食 尚节俭以惜财用
元末明初的鼓声入耳
现今的都昌县土塘镇人口逾六万 , 是全县人口最多的乡镇 , 2002年由原土塘镇、杭桥乡、化民乡三乡合并而成 。 此前的杭桥乡辖刘云、杭桥、珠光、潘垅、横渠5个行政村 , 有人口1.4万 。 江东畈聂村现属土塘镇杭桥居委会 , 杭狮公路穿村而过 。

都昌县广播电视台土塘镇江东畈聂村:声声入耳
本文插图

入村公路
“杭桥”起初就是座桥之名 , 三节长条麻石桥 , 先前是周溪、西源、三汊港一带通往饶州、景德镇的官马大道必经之驿 。 毗桥有街市 , 酒肆、茶楼、商铺、歌坊闹腾一片 。 杭桥其名有来历 , 是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之时 , 在某一战役中 , 陈友谅的部队受围困于都昌黄岗山东边的湖汊里 , 粮绝之际只得投降 。 受降地在此桥 , 便称“降桥” 。 因杭州之“杭”与投降之“降”谐音 , 于是就唤作了气韵不凡的“杭桥” 。 杭桥一带在鄱阳湖大战时的确是兵家相争的古战场 , 1960年代修建西湖联圩 , 民工就挖出过刀、剑一类的兵器 。 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聂宗法对家乡杭桥的历史熟稔 , 他推测那个给朱元璋献上“高筑墙 , 广积粮 , 缓称王”良策的谋士朱升自号的“枫林先生” , 或许就是来源于当年在都昌杭桥一带辅佐朱元璋大败陈友谅时的灵动 。 聂家所居有枫林派之称 , 湖畔何曾有枫叶之红 , 言说的是枫林傲然脱世的气度 。

都昌县广播电视台土塘镇江东畈聂村:声声入耳
本文插图

杭桥现貌
在此不妨存录下杭桥的历史变革 , 让老杭桥人凝望一回乡愁之叶 。 杭桥元末成名时属都昌七都 , 明代合称于十四都 , 清时隶属于新城乡 , 民国初期隶属于双湖乡 , 1935年后属皇冈乡 。 新中国成立后 , 1950年代初隶属于土塘区(第五区)杭桥乡 , 1959年3月 , 属土塘人民公社 , 1962年属杭桥人民公社 , 1968年扩社并队复属土塘人民公社 , 1973年10月又恢复成立杭桥人民公社 , 1984年机构改革设杭桥乡 , 2002年归并入土塘镇 。

都昌县广播电视台土塘镇江东畈聂村:声声入耳
本文插图

村养殖水面
650余年前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已随水而逝 , 黄岗山下聂家村留下了以这场战争为背景的一些先人的故事 , 永远地定格在都昌聂氏宗谱里 , 流传在后人的口述里 。 说江东畈聂村有个聂克修 , 号养吾 。 元末时局动荡 , 地方割据势力云起 。 1352年 , 聂克修时年12岁 , 父母和弟弟丧命一个叫李毕九的莽寇的屠杀 。 聂克修也身中九枪 , 伤得肠子都要流出来 , 幸得一阮氏老婆婆调理 , 用针线缝合腹裂处 , 在超人意志支配下捡得一条命 。 与杭桥相邻的狮山八都山于光 , 拉起反元的义旗 , 于光在左冲右突中诛杀了李毕九 , 算是替聂克修报了不共戴天之仇 。 在于光惺惺相惜的劝说下 , 勇猛精进的聂克修怀了感恩之心 , 投身于光部队 , 并被委于军旅重任 。 1363年 , 鄱阳湖上的另一条好汉江龙 , 引水军攻打于光的辖地浮梁 , 于光遣派聂克修领舟行进抵抗 。 聂克修首战告捷 , 射杀了江龙 , 击溃其主力 。 残部彭福率四百余兵反扑 , 在康山交战 , 聂克修以百余人与敌作殊死战 , 将彭福斩首于马下 。 于光奖锦缎百匹给聂克修 。 随后 , 于光的部队汇入朱元璋的麾下 , 聂克修战安庆、攻九江、降武昌、平浙西、进四川、入沙漠(巩昌之战) , 屡有战功 , 被封鹰扬卫 。 在聂家人老一辈的讲述中 , 称聂克修被朱元璋敕封“铁骑将军” 。 铁骑将军作为一种官职 , 只八品 , 南朝梁置设过 。 聂氏宗谱留存下聂克修的一篇自述 , 并未提及受封“铁骑将军”一事 。 据此 , 几可推断“铁骑将军”是后人嘉其勇武的一种说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