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在美小留学生:留下与回国都充满挑战( 二 )
疫情下 , 空空荡荡的普林斯顿大学 。胡海俊 供图
而对于11年级学生杨同学来说 , 不回国主要是出于学业的考虑 。 近段时间 , 杨同学开始着手申请大学 。 虽然三月、五月的SAT考试相继被取消 , 杨同学还是在等六月份考试通知 。 留在美国 , 意味着能实时获取更一手的信息 , 以便做出应对 。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某私立中学11年级学生迟咏涵也和家人讨论过是否回国 。 虽然很想尽快回到国内 , 但考虑到机场客流大 , 难以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 , 密闭的机舱也可能加剧感染的风险 , 再加上担心回国后可能无法再返回美国 , 她还是决定留下 。美国疫情暴发至今 , 陈航常常会收到来自家长的私信 。 在他看来 , 是留在美国还是回国 , 没有正确或者错误的答案 , 无论如何保护好自己和家人是最终目的 。比平时更繁忙的网课疫情并没有让生活“按下”暂停键 。随着美国多所中小学宣布停止线下课程 , 学习阵地也从校园转移到了网上 。 对杨同学来说 , 虽然学校在宣布停课不久后 , 就紧急组织老师进行网络授课 。 但突然调整的教学形式和与之而来的课业压力 , 让他感到网课并不轻松 。 “作业量基本上是平时正常上学的几倍有余 。 ”本计划利用这段时间 , 充分备考SAT考试 , 但学校里的作业基本把白天的时间占满 , 杨同学只能晚上刷题 。“以前两周完成的章节 , 基本上我们一周就要上完 , 作业照旧不变 。 ”杨同学举例 , 今年有门课是Ap Art History , 之前在学校 , 通常是老师布置六七十页的阅读内容后 , 学生先进行自学 , 老师再在课上对相应艺术作品做详细介绍 。 第一周会有小测试 , 第二周老师会检查课堂笔记 , 才算结束这一单元 。 而改为网课之后 , 通常是周一上课 , 周五交作业 , 这对杨同学来说压力很大 。除了课业压力 , 更让他揪心的点则是老师的“在线翻车” 。 “我今年选的课基本上都是一些年长有经验的老师在教 。 这些老师此前很少接触网课 , 刚开始上课时 , 对电子设备并不是特别熟练 , 导致有时画面或声音出现问题 。 ”杨同学有些无奈 , “他们真的非常认真 , 但也确实不能熟练地使用电子产品 。 ”3月18日 , Lisa所在的学校开始网络授课 。 她发现 , 原先80分钟的课程 , 缩短到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 。 “虽然上课的内容与往常没有太大的变化 , 但是却少了很多互动 。 ”因为不能及时与老师沟通反馈 , 她需要在课后花时间消化学习 。 “每天从睁眼到闭眼 , 基本上都在学习 。 ”此外 , 受疫情影响 , 考核方式也与此前有所不同 。 “比如 , 科学课将测试的形式改为了简答题 , 历史课的考查变成了写论文 , 这些都更难了 。 ”迟咏涵说道 。除了教学形式、考核方式的变化带来的学习压力 , 挑战也来自于与寄宿家庭的相处 。 文化差异、处事逻辑、生活习惯上的不同都是需要克服和解决的 。“出门不戴口罩就很吓人 。 他们认为 , 只要两个人间隔两米以上就一定不会感染 。 ”美国当地口罩紧缺 , 张禹(化名)会将家人从国内寄来的口罩分给他们 , 但住家也并没有戴 。口罩问题 , 一直是焦点 。 在实际操作层面 , 与中国人普遍戴口罩不同 , 疫情发展初期 , 美国人对口罩采取了相对抗拒的态度 。 “比起戴口罩 , 他们洗手洗的很勤 。 货架上 , 洗手液也是最先售罄 。 ”胡海俊说道 。关于戴不戴口罩的问题 , 胡海俊写了很长的文章 , 但思索再三还是删掉了 。 “中国家长非常担心这事 , 万一学生感染上 , 我付不起这个责任 。 有一点可以肯定 , 西方人不戴口罩绝不是因为自由与傲慢 。 在我们的大学申请中也常常提醒学生 , 在一些问题上 , 中西方存在差异 。 ”重新找回生活秩序疫情之下的中国小留学家庭 , 焦虑是最主要的情绪关键词 。 焦虑一方面来源于 , 身处异乡孩子确实面临实际困难 , 一方面 , 也来自于信息的不对称 。3月初至今 , 刘女士加了几十个微信群 。 有美国疫情更新群、国内家长群、孩子所在城市的老乡群、甚至是包机群 。 因为不懂英文 , 又不想过多打扰在国外的女儿 , 微信群成为了刘女士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 平日里 , 看到相关信息 , 她也会顺手转到群里 。看的内容多了 , 不免会产生焦虑 。 有时看到标题触目惊心 , 点开一看不过虚惊一场;有的报道说学生处境困难 , 核实下来发现有夸大的成分 。 网页上的一字一句都在不断牵动着刘女士的神经 。
美国某社区街拍 。 杨妈妈供图
像刘女士一样的家庭不在少数 。 “中国家长的焦虑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了 , 比孩子感觉要更紧张 。 ”陈航说 。 实际上 , 求医救治不难、租房不难、吃喝外卖不难、出行不难……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 , 陈航不止一次地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 , 试图还原在美真实的学习生活状态 , 帮助家长放平心态 。此前国内疫情暴发 , 华人已经演练过了 。 对待美国的疫情 , 也会相对更谨慎 。 胡海俊认为 , 应对疫情不光是科学 , 还需要政府与民族的交流 ,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这场疫情给我最大的感受是 , 信息病毒对人造成的伤害可能会超过病毒本身 。 ”胡海俊说道 。 2月底 , 在她的建议下 , 几位有志于未来深耕公共健康、生物相关领域的高中生担任志愿者 , 将美国疾控中心公开电话会议或是对公众的发言翻译成中文 。2月26日 , 迟咏涵翻译的第一篇文字《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于2020年2月26日关于COVID-19任务简报会上的开幕词》在微信公号发表 。 迟咏涵希望 , 通过此方式 , 让国内家长更直接了解美国的情况 , 也让家人可以安心 。文章也获得了妈妈的点赞转发支持 。 “差不多两天或一天翻译一篇 。 这段经历让我更为深刻的体会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 美国对于突发性情况的处理 , 也让我明白我的绵薄之力或许可以对他人有一定帮助 。 ”迟咏涵说 。疫情对这些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带来挑战的同时 , 也带来了成长契机 。 14岁的张禹坚持用vlog(video blog , 视频日志)记录留守在美国的学习生活 。 这场疫情反而让她的生活慢下来了一点 , 有时间去做以前做不了的事情 。 “我会在早上起床后写一个今天的to do list , 这样一天就会特别充实 。 ”“一个人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心境 , 就是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心境 。 ” 张禹说 。焦虑过后 , 生活正在有序回归 。新京报采访人员 方怡君 编辑 巫慧 校对 柳宝庆
推荐阅读
- 时间财经|山东78位村民怒告开发商:祖坟被挖、反要倒赔3万?牵出神秘案中案
- “签证禁令”下的中国赴美留学生:担心随时被驱逐
- 首都华盛顿遭断网?监测网站数据与留学生辟谣了
- 财政收支缺口加大,政府今年预计掏出3万亿“家底”
- 即日起美暂停除本科外的中国留学生和学者入境
- 平原公子:驱逐中国留学生,美国正在“加速”
- 董明珠又直播 这次还拉上3万门店玩线上线下同价
- 看不见的6亿中国人
- 消费券|仅用73秒!延吉第二期3万个消费券包一抢而空!
- 全球新冠病确诊超593万例死亡超37.7万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