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栋楼收租引争议:真正的“后浪”是什么样子?( 二 )
甚至一条“能给后浪降点房价 , 涨点工资不 , 后浪快干了”的微博得到了快5万的点赞 。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它和那个D姐事件一样 , 在《后浪》这个宣传片中 , 他们所谓的年轻人代表是有钱又有闲 , 是掌握着这个时代最好资源的年轻人 。在视频中的年轻人 , 他们出国体验高空跳伞:
在巴黎塔下跳舞: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漂流:
在CBD穿着汉服cos:
拿着GO pro做各种酷炫运动:
知乎一个高赞答案说得很好:“高耸在浪头的浪花 , 永远只是海水最表面的一层 , 而还有更多的浪花 , 它们叠加在最底面的一层 , 你甚至不会注意到他们的存在 。 ”宣传片里面的年轻人 , 很勇敢 , 很创新 , 很有活力 , 但是很没共鸣 。这不是大多数年轻人能够拥有的人生 , 反而会让我们感到特别焦虑 , 看到与自己同龄的年轻人都在自由的追逐梦想 , 享受生活 , 自己却在干什么?别人赚钱买房 , 自己可能在为了疫情期间能不能少交点房租和房东讨价还价;别人去其他国家体验风土人情 , 吃遍米其林 , 自己却还在为中午吃什么外卖能凑够满减而大费脑筋;别人能大大方方展现自己cos的爱好 , 穿喜欢的奇装异服 , 而我们不得不穿着千篇一律的工装 。
怎么能不焦虑?如果说 , 只有视频里那些年轻人才能称作“后浪”的话 , 对不起 , 我们真的不配 。这个视频挺好的 , 但它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够慈悲 。它只看到一小部分人的光鲜亮丽 , 却忽视了大部分人的平凡普通;它讴歌赞美少数人的自由大胆 , 却忘记了大多数人的努力求生 。视频里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你所热爱的 , 就是你的生活” 。然而现实很残酷 , 因为我们中的大多数 , 都要抛弃热爱 , 给生活让路 。
真正的年轻人 , 从来不会像视频里那样说的那样 , 他们在高昂的房价和生活成本下挣扎 , 比起理想 , 他们更愿意想着怎么去赚钱 。不要用“后浪”去代表他们 , 因为光是好好生活 , 就已经让他们拼劲全力了 。3网上有个年轻人说了一句话:我 , 29岁 , 没喝过星巴克 , 没吃过海底捞 , 但是帮家里还了40万债务 。这句话让我感动了很久 。
我是在湖南一个偏远农村长大的孩子 , 后浪视频里面那些年轻人做过的那些事情 , 我一件也没有做过 。相反 , 我还常常熬夜写稿到凌晨一点、两点 , 有时候客户一个电话我就要起床给他们改文案 , 因为压力太大 , 头发白了很多 , 身体也慢慢有了点垮了的迹象 。我的这些经历 , 和他们相比真的不值得一提 , 完全不高大上 , 但这却是和我息息相关的真实生活 。而我却从来没有后悔过 , 因为我通过自己的努力 , 给了家人更好的生活 , 我的父亲不用去建筑工地汗流浃背地干活 , 我的母亲可以安心在家生活 。一个年轻人真正有个性、真正值得骄傲的事情 , 绝不是去什么地方旅游 , 买了什么昂贵的器材 , 过着多少令人向往的生活 , 而是他在承受什么 , 付出什么 , 给了别人什么 。如果辞职去旅行是年轻人的代表 , 那在每天坚持深夜才下班的年轻人算什么?如果参加刺激的跳伞和潜水 , 在埃菲尔铁塔下面展示舞姿才算年轻人的代表 , 那夏天在太阳底下蒸桑拿 , 冬天在寒风中等公交车的年轻人算什么?如果说买昂贵的摄影器材 , 全套的苹果产品 , 才算年轻人的代表 , 那靠自己的能力凑够房子的首付 , 带给家人更好生活的年轻人又算什么?我只想希望那个视频 , 能够把视线和焦点分一部分给另外一群年轻人 , 他们为了生活而奔跑 , 努力和这个世界交手的样子也很精彩 。那个在建筑工地用手扒拉泥浆的工人:
那个在风雪中依然坚守在岗位的年轻社区工作者:
推荐阅读
- JR史密斯|JR暴打白人引发争议,车窗被白人少年故意砸破,随后被JR按地暴揍
- 美驱逐3000中国学生引争议
- 青岛精选|新房入住不到半年房顶用手一抠碎了!蓝光黑钻公馆再引争议
- 作假、翻车争议中,又一女团诞生,它能存在多久
- 港剧辣评社|何猷君修改认证惹争议,撰文澄清自己毫不知情,可截图时间有蹊跷
- 小伙被奖励一套房引争议:凭什么好人不能有好报?
- “五个一”争议,民航有能力满足海外公民归国吗
- 冷静期挡住了离婚也挡住了结婚
- 广西拆迁户领到8套房直呼住不完:收租的感觉蛮好
- “视同缴费年限”才是“农民退休制”争议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