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皇权的约束,士大夫的贪婪与盛宴
原始标题:士大夫的贪婪与盛宴 冠东兄 冠东兄的茶室今天早上和朋友通话中谈到近期上映的《清平乐》 。朋友说:“我以前真的不了解宋仁宗的这段历史 , 现在看起来那个时候真的群星璀璨 。 ”我说:“宋仁宗是个在史书中存在感很弱的皇帝 。 ” 朋友说:“要不你写写宋仁宗吧 , 省得我去查史料了 。 ”“不好写啊!宋仁宗在宋史中其实是个最重要的角色 , 可是我写出来估计会有很多喷子喷 , 喜欢他的或不喜欢他的 , 搞不好都会喷我 。 ” 朋友又劝:“还是写一点吧 , 总有朋友们看的 。 ”“好吧 , 我就写写我理解的宋仁宗时代吧 。 不想写长 , 三千字以内吧 。 ”
仁宗的“仁”与“忍”宋仁宗是历史上第一个庙号为“仁”的皇帝 , 在后世的所有史书里对其的评价都是围绕着一个“仁”字展开的 。 可是 , 我们仔细想一想 , 议定庙号的是谁?写史书的又是谁?是士大夫们 , 连普通学子都不算 , 只有庙堂上的那些已经位高权重的士大夫们 , 才有资格议定庙号 , 撰写史书 。 因此 , 宋仁宗在他们的心目中 , 是一个仁君 。何为仁君?翻开史书 , 你看到对仁君的定义绝大多数就是三个字:少惹事 。 如果再加三个字 , 就是:少管事 。 别发动战争 , 别动不动搞官员京察 , 别收税 , 别拍板 。其实 , 北宋的皇帝们 , 都挺“仁”的 。 宋太祖立誓要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 朝廷各项规章制度里也把皇权限制得很死 。 这倒不是宋太祖有多么高的道德水平 , 或者要建立什么共和体制 。 这是整个中原在遭遇了唐末到五代十国百余年战乱与生灵涂炭后 , 整个社会的一个反思 。 君权的为所欲为 , 以及武人的野蛮杀戮 , 使得中国社会需要这样一个朝代 , 也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的政治人物 , 才有可能聚集人心 , 一统天下 。宋代的士大夫们 , 有着优厚的条件 , 除了可以不执行皇帝的命令 , 还可以当面骂皇帝 。 太普遍了 , 也就没人当回事记入青史了 。 哪里像明朝 , 有个海瑞骂皇帝 , 被记住了几百年 。宋太祖 , 宋太宗都是雄主 , 和士大夫们平起平坐 , 相敬如宾 。 士大夫主政 , 皇帝主军 , 相得益彰 。 可到了后来的皇帝 , 就变成了臣强主弱 。 宋仁宗想搞搞“庆历新政” , 解决一下士大夫们不干活多拿工资的问题 , 结果被一杆子打下去 。 连后世被文人们称为“千古名臣 , 道德先生”的范仲淹也给赶出朝堂了 。 宋神宗倒是想刷一把存在感 , 也只能靠朝廷内的王安石一派 , 和司马光一派斗来斗去 , 事情没干好 , 倒是养成了士大夫结党的习惯 。 至于宋徽宗为啥喜欢花石纲 , 没事干呗 。 更何况这花石纲 , 是士大夫们鼓励宋徽宗玩的 。 等到了农民暴动 , 又推说是皇上玩物丧志 , 不体恤民情 。不过 , 宋仁宗在北宋这些皇帝中“忍”功却是一流 。 这不得不说他的克制能力超强 , 自我修养极高 。北宋魏泰《东轩笔录》收录了两则轶事 。 其一 , 仁宗“春日步苑内 , 屡回顾 , 皆莫测圣意 。 及还宫 , 顾嫔御曰:‘渴甚 , 可速进热水 。 ’嫔御曰:‘官家何不外面取水 , 而致久渴耶?’仁宗曰:‘吾屡顾 , 不见镣子(掌管茶水的宫人) , 苟问之 , 即有抵罪者 , 故忍渴而归 。 ’”其二 , “仁宗一日晨兴 , 语近臣曰:‘昨夜因不寐而甚饥 , 思食烧羊 。 ’近臣曰:‘何不降旨取索?’仁宗曰:‘比闻禁内每有取索 , 外间遂以为制 , 诚恐自此逐夜宰杀 , 则害物多矣 。 ’”为免旁人受累和开了恶例 , 仁宗皇帝宁可忍受饥渴 。 确实难得 。在朝堂上被大臣骂 , 是宋代皇帝们的必修课 。 可是 , 被包拯近距离痛斥并喷了一脸口水 , 不但不生气还收回了想法 , 仅仅以袍袖擦脸的 , 恐怕只能是宋仁宗了 。还有一次 , 宋仁宗晚上在皇宫里溜达 。 忽然 , 皇宫外传来音乐声 。 宋仁宗就偷偷蹲在墙角听音乐 。 有内侍对宋仁宗抱怨:“皇上 , 你看宫外多热闹啊 。 哪像咱们皇宫里 , 冷冷清清的 。 ”宋仁宗笑曰:“正是因为咱们宫里冷清 , 宫外才能热闹 。 如果宫里热闹 , 那宫外就可要冷清了呀!” 所以 , 抛开宋仁宗皇帝的身份来说 , 他的确是个标准的道德君子 。 “忍”功了得 。思想的璀璨时代宋仁宗时期 , 我们可以看到一连串璀璨的名字 , 不光是《清平乐》里的那些“背默天团” 。 随手拈来 , 这个名单里就有范仲淹、吕夷简、杜衍、庞籍、包拯、韩琦、富弼、文彦博、狄青、张方平、赵抃、范镇、司马光、吕公著、吕公弼、吕大防、吕惠卿、曾布、章惇、范纯仁、柳永、晏殊、宋庠、宋祁、梅尧臣、苏舜钦、蔡襄、张载、邵雍、周敦颐、程颢、程颐、沈括、苏颂…… 与名臣云集 , 诗词大家云集相比 , 我更羡慕的是在那个年代思想的百家齐放与璀璨 。 北宋五子 , 张载、邵雍、周敦颐、程颢、程颐 , 多么令人向往与他们能生在同一个时期 。 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 , 为生民立命 , 为往圣继绝学 , 为万世开太平” , 是何等的大气魄 , 又是何等的担当?邵雍的《皇极经世》 , 实则是易学巅峰之作 。 二程的理学 , 倘若不被后来朱熹这个老王八蛋挪用篡改 , 真正地走一条“格物致知”之道 , 中国的儒学弟子们也不会到了明清只会写写八股 , 毫无自然常识 。中国两千年的皇权专制制度 , 每当皇权集中的时候 , 思想便受到禁锢 。 秦皇汉武 , 明清两朝 , 可曾有什么有价值的思想爆发吗?正如欧洲的中世纪 , 只有宗教权威被黑死病彻底打败后 , 才有了文艺复兴 。士大夫的贪婪可是 , 宋仁宗时代 , 也是北宋从兴旺走向灭亡的一个关键时期 。 宋代的三冗问题 , 冗官 , 冗兵 , 冗费 , 都在宋仁宗时期彻底积重难返 。 这也是神宗时期王安石不得不急功近利地进行变法的根源 。历朝历代都有冗官 , 冗兵 , 冗费 , 但都没有北宋这样突出 , 为什么呢?因为北宋是士大夫掌权啊!没有了皇权的牵制 , 士大夫作为一个利益团体 , 势必要维护自身的利益 , 而且随着集团越大 , 权力越大 , 变得愈加贪婪 。 大家都是科考出来的 , 都是门生老师关系 , 能不相互照应吗?没有职位就一件事多造几个职位来干 , 没有职位了就给你个虚衔拿俸禄回家喝酒泡妞 。 你好我好大家好 。宋代的官名里面有职官 , 散官 , 爵 , 勋四项 , 你的官位可以是这四项选择题的多选题 , 反正按最高品级那个拿钱就是了 。 还拿包拯举例吧 , 他的官职曾经如下:龙图阁学士 , 尚书省右司郎中 , 权知开封府事 。 龙图阁学士正三品(不低了 , 宰相才二品) , 兼职 , 不干事拿工资 。 尚书省右司郎中 , 管兵、刑、工三部 , 正式官职 , 但是不坐班 。 权知开封府事 , 就是代理首都市长 。 因为宋太宗干过这个位子 , 所以后来就是权知 , 都是代理了 。 这才是他正经每天的活 。冗费就更好理解了 , 大家既然都做官 , 那工资要多拿点吧 。 你上疏给我涨工资 , 我上疏给你涨工资 , 咱们师兄当宰相再批准一下 , 多快乐和谐啊 。宋代官员的俸禄大体可分为“正俸”“加俸”“职田”三大类 。 据《宋史·职官志》记载 , 宰相、枢密使一级的高官 , 每月俸钱三百千(三百贯) , 春、冬服各绫二十匹、绢三十匹、绵百两 , 禄粟月一百石;地方州县官员 , 大县(万户以上)县令每月二十千 , 小县县令每月十二千 , 禄粟月五至三石 。 正俸之外 , 还有各种补贴 , 如茶、酒、厨料、薪、蒿、炭、盐诸物、喂马的草料及随身差役的衣粮、伙食费等 , 都由政府埋单 。 三百贯钱大概多少人民币呢?按当时米价核算 , 基本上是9万块人民币 。 这还是基本工资哦 。宋真宗时外任官员家属赡养费由官府财政供应 , 月供米、面、羊等生活用品 。 此外 , 还有“公用钱”即招待费 , 如节度使 , 宰相用钱可高达两万贯 , 而且上不封顶 , “用尽续给 , 不限年月” 。 公用钱之外 , 又有“职田” 。 诸路职官 , 各有“职田” , 两京、大藩府四十顷 , 次藩镇三十五顷 , 直至边远的小县 , 尚有七顷 。 且“外官占田 , 多逾往制” , 由佃户租种 , 官员坐享其成 。还拿包拯举例吧 , 他有龙图阁学士的基本工资 , 加上开封府的公用钱 , 职田等收入 , 一年的收入大概为20856贯铜钱、2180石大米、180石小麦、10匹绫、34匹绢、2匹罗、100两绵、15秤木炭、240捆柴禾、480捆干草 。冗兵呢?北宋有个奇葩的救灾措施 , 就是把受灾的灾民直接编成厢军 。 士大夫这么干名义上是为了救灾 , 其实是有他们的私心的 。 因为厢军的最大功能不是打仗 , 而是干活 。 各级官府 , 各级官员 , 动不动就找厢军来干活 , 修个房子 , 盖个厕所 。 反正都是免费的劳动力 。 至于军费开支 , 管它呢 。有人会问:为什么北宋不走精兵路线 , 连专职打仗的禁军 , 都从开国宋太祖时期的不到二十万 , 虚胖到宋仁宗时期的八十二万?而且禁军人数越多 , 打仗越差 。 有人说宋太祖太宗时期设计的军权分立制度造成这样的情况 , 的确有这样的原因 。 但士大夫阶层对于自身政治权力的贪婪 , 不愿意武将们分享权力 , 也是后期冗兵与兵不知将 , 将不知兵现象的推手 。在没有君权制衡 , 没有定法约束的情况下 , 北宋的士大夫们贪婪地吸取着这个国家的所有养分 , 全然不顾今后的“洪水滔天” 。 宋代虽然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个没有奴隶制度的朝代 , 奴婢们都是签了合同 , 拿工资的佣人 。 但也同时是一个“刑不上大夫” ,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朝代 。 这种历史的必然 , 告诉我们当一个国家没有法制约束所有人的时候 , 道德文章的高低与人品的堕落贪婪不会成正比 。 以道德治国 , 纯属幻想 。虚君不立宪 , 岁币买平安有人认为北宋是中国离君主立宪最近的一个朝代 , 而宋仁宗时期 , 则是这个朝代中最有可能创立君主立宪的时期 。我不这么看 。 在宋仁宗时期 , 君权的确被压制在了一个自秦代以来到民国为止最低的水平上 。 但这些读着儒家道德文章成长的士大夫们 , 却不可能接受法家的思想 , 建立一套完善地约束君臣民众的法律 。今天看见前天文章留言区一个朋友说今后是精英的世界 。 让我想起了宋仁宗时代 , 这就是一个精英的时代 。 什么是精英?有一种精英 , 引领着民众的前行 , 建立起关心大众福祉的法律与制度 , 并身体力行这样的制度 。 还有一种精英 , 考虑的是精英们的利益 , 以牺牲普通民众的利益 , 来保障精英们的权益 。 宋仁宗时期的士大夫们 , 便是这后一种精英 。所以 , 他们一如既往地继承并发扬光大了前辈们的“岁币”政策 。 用庶民的税赋 , 买一年年的平安;用庶民的税赋 , 涨一涨自己的俸禄 。 多么的“岁月静好”啊! 可惜 , 宋仁宗死后仅仅六十多年 , 金兵的铁蹄 , 便踏进了汴梁 。。。
推荐阅读
- 武汉|武汉核酸“普查”结果公布,四个焦点问题有了答案……
- 如果真正法治能保障自由,贫穷没有了,科技发达了
- “小王子”约你过“六一”
- 最江阴|硬核!“蓝朋友”有了新装备
- 粮食战争早已开始,我们却没有了能发芽的种子
- 华为再被卡脖子,而半个世纪前中国就有了光刻机?
- 农村实情(2)
- 这三个关键表述没有了,很意味深长!
- 李家小小美遗忘28的房子有了最终结果,住户称被中介所骗:希望房主补偿20多万
- 二三里资讯西安"超额摇号"让没住学区房的孩子有了上名校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