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老师,“您批评得是”
这是一个“憋”毕业论文的季节 。 多少人废寝忘食、肝肠寸断 。 即便还不是毕业生 , 也可能早已对此“有所耳闻” 。 毕业的“工作党”大概也不会忘记当年的情形 。“答辩”于许多人而言都是求学生涯最紧张、最思辨且在学术上最有仪式感的时刻 。在众人注视下 , 你需要陈述论文 , 并对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老师所提问题 , 作出解释性回答 , 必要之时 , 还可能需要与他们争辩 。 那么 , 如果你不同意答辩老师的质疑 , 你会讲出个人看法吗?年复一年 , 一届又一届 , 我们或许都是早早向答辩老师“认了输” , 而不再为自己的论文辩护 。 “有自知之明” , 缺少底气只是部分原因 。答辩的“传说”与“策略”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以《逻辑哲学导论》参加博士论文答辩 , 据说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的罗素、摩尔、魏斯曼等思想大家不知所措 , 羞于提问 。 中国经济学家张五常的博士论文《佃农理论》 , “理论本身是1966的一个晚上想出来的” , 在论文大纲研讨会上 , 与会者大约40人 , 其中十多位是教授 , “教授们没有在会前读过早已拿到的大纲” , 因为他们一致认为第一页就全盘错了 , 无需往下再读(见张五常《佃农理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中译本序言) 。 张五常花了五个小时与他们争辩 。此等神级论文还有不少 。 它们以一种近似于“传说”的方式流传下来 。如果说 , 这是“大传说” , 那么在各个学校各个学科 , 我们大概也听过一些身边的“小小传说” 。 他们不是不可超越的大神学者 , 而是像多数人一样的“学长学姐”“师兄师姐” 。他们之所以得到下届学生的钦佩 , 或是因为答辩老师“零质疑” , 全场一致好评 , 或是因为答辩老师提出了质疑 , 他们与之辩论 , 最终成功让答辩老师“收回”质疑 。 后者的难度无疑更大 。 一旦不慎 , 将可能“得罪”或“激怒”答辩老师 。 一场答辩也由此变成批评大会 。那些神级论文是只可欣赏的“大传说” , 而这些“零质疑”或“争辩成功”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小小传说” 。 大多数论文或多或少都难逃被“质疑”的命运 。 “认个错”“不争辩”才是绝大多数人的一种策略 。“老师您说得对 , 批评得是 。 我因为时间/能力/经验原因 , 没想到/有偏差/做不了 。 接下来会学习、改进 。 谢谢老师!”在答辩现场 , 从答辩委员会、坐牌、座位安排、全场手机静音 , 到提问与回答 , 再到投票、起立宣读答辩结果等 , 这些现场设置决定着答辩的仪式感 。 而尴尬的是 , “认个错”“不争辩”似乎也能融入其中 , 成为仪式的一部分 。在场的人都能从这个策略里受益 。 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老师 , 提问是认真投入的表征 , 是获得知识权威的方式 。 答辩学生不反驳 , 则确认了这一知识权威 。 作为答辩人的学生 , 使用这一策略 , 只要论文没有严重问题 , 就能安全地渡过难关 , 而答辩结束后是否要修改论文已经不重要 , 因为答辩结果在当场即已确定 。 对于其他等待答辩的同学来说 , 前面的同学赶紧“认个错”也为自己减轻了压力 。 来参观的下届或下下届学生 , 见证了答辩的“残酷” , 也学到了“策略” , 将来他们也会赶紧认错 , 即便内心不认同 , 也不会为论文辩护 。何况 , “不争辩”能节约时间 。 在如此短暂时间内 , 既以“质疑式提问”表现了答辩的严肃 , 也以“不争辩”让答辩高效结束 。 年复一年 , 这一策略就这样流传下来 , 被合理化为礼貌之举、明智之举 。 这是一个非常吊诡的现象 。你一旦“争辩”了 , 非常可能将一切打乱 , 甚至影响当天的所有答辩进程 。 改变 , 大概还得从“调整时间”开始 。 而这得取决于我们的改变意愿 。 一届一届的答辩 , 难道就只能维系表层上的“体面”吗?在你内心 , 是否会泛起一丝涟漪 , “老师 , 我不这样认为” , 哪怕自己的想法很稚嫩?
推荐阅读
- 武磊|少年天才!10岁武磊颠球视频曝光,面对老师毫不怯场,现超强天赋
- 陈宏坪|博士生在派出所毕业答辩!网友:安全系数五颗星
- 民生面面观|老师体罚哮喘女生吐血住院?警方通报多项不实,家长过度维权种恶果
- 导航生涯|家校关系紧张,老师对学生不敢管不想管,最终有赢家吗
- 中小学英语老师王溯|教育贵在:立真求新——家长颠倒"黑白",教师还敢"管"学生吗?
- 南方都市报|刑拘!编造“女儿被老师体罚吐血”,当事人被抓了
- 安青网|别担心,老师背你去考场
- 土豆老师课堂|土豆老师家长课堂:民办院校:独立院校和校企合作院校
- 造谣女儿遭老师体罚吐血 女子被刑拘
- 闪电新闻|回家路上遇宝妈晕倒路边,潍坊昌邑这名老师的举动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