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茶文化发源地的中国,为啥茶产业却反不如英国
这个问题应该从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喝茶方式的区别来看
中国茶发展到今天依然是清饮
方法很简单,就是把茶叶简单的用水冲泡
讲究的是茶叶内质带给人的感官刺激(闻香、品茗、回甘、生津....这些东西)
但是
除了中国以外的大部分国家喝茶都是调饮
他们喝茶不是单纯的把茶用水冲泡
而是要加奶加糖之类的
所以他们本身对茶叶内质的东西不太在乎
【作为茶文化发源地的中国,为啥茶产业却反不如英国】 所以立顿可以把最廉价的茶叶(在中国没人要的)
通过机械流水线的方式快速生产
而且成本极低
另外一个原因是立顿成立的时候正是晚清中国被半殖民的时候
立顿在印度大量种植茶园,不再购买中国茶,用自己种的茶去赚全世界的钱
-----------------------分割线-------------------------------
最后,我不赞同 @齐格 的回答,中国茶企的市场份额和规模,和立顿相比确实差距甚远,这里单纯就只是立顿茶产品,不含立顿旗下其他衍生产品,相关数据可以去下载中国茶业流通协会每年做的市场分析
■网友的回复
英国本土是不产茶叶的,那么英国的茶产业兴盛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英国曾经的殖民地印度
印度产茶叶,而且产量巨大。印度的茶叶,在英国殖民时期,就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英国也把茶叶带到适合种植的其他地区,北美等殖民地。)
印度的一些地区湿润气候,多山的地形,以及廉价的劳动力都逐步确立了其产茶国的地位。基本成为英国的茶叶原材料基地,通过“日不落帝国”的广阔海外贸易渠道,印度产的“英国茶叶”成为世界产品。当然,英国也从中国进口茶叶,并且远销世界。中国的茶叶,也有很多流向英国市场,这也间接让英国人改变了喝生水,牛奶的习惯———“喝下午茶”。
二、据说,葡萄牙的凯瑟琳公主嫁入英国皇室,她就有喝茶的习惯。她把这个习惯带入“上流社会”,很多英国的贵族都开始喝茶。时间一长,“喝下午茶”也成为英国普通阶层社交的重要环节。“喝下午茶”不仅仅喝茶,也配有各种小甜点。并且少则两三人,多则不限人数的“茶话会”,也成为交流感情,培养友谊,社交的代名词。
三、中国的茶产业
茶叶中国培育的最佳,世界早有定论。茶叶的从种植到出售,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一片小小的茶叶,加工可以几十上百道程序。种植茶叶也有极其严格的要求,说白了“费时费力”的经济作物比较“矫情”。这就决定了,茶的品质受到例如:气候、降水、土壤等等一系列的生长条件的影响。采茶的季节,也有讲究。那么自然经济时期为主的中国,茶叶不能大批量的个人种植。种植茶叶,起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支持。加工、销售需要各种渠道,这也决定茶叶中的名牌也需要“广告效应”,才能扩大知名度。品牌意识很早就有,但仅仅局限能销售到的地方。全国知名的茶叶品牌,屈指可数。英国通过海外贸易,注册贸易公司,成立茶品牌。扩大茶叶品牌影响力,立顿、川宁、约克郡等等。(手动打字不易,笔者收集的材料有限,欢迎专业人士批评、指正、交流关于茶文化的相关话题)。
■网友的回复
谢邀。
真不知道你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大概率是出自“中国茶叶全行业的利润不如英国的立顿一家高”这个说法吧?
哈哈,以讹传讹的事不知还要传多久?
几个数字请你有机会找一找,对比一下中国茶叶全行业和立顿到底差多少?1、近三年年均产销各是多少?2、产品的品种和数量又各是多少?3、还是近三年的产品平均毛利率是多少?
如果说单拿出某个中国茶叶企业来跟立顿比,规模上确实是有不如,但好的中国茶企利润率、甚至个别中国企业的利润绝对值绝不会比立顿差太多。
试问,像立顿这样的茶企英国有多少呢?而中国的茶叶企业数量又有多少呢?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茶企呢?
这里有个很关键的要素:茶产业、而非茶企业一对一的做对比。
以上只是简单的数量、品种对比,还有个更重要的对比:产品。请问,你知道所有立顿袋泡茶的成分吗?有机会请仔细看看立顿的包装,茶粉和其他所有添加物的比例。
一件更重要的事也请你查一下:立顿是如何保证一款产品在全世界、几年内口感是统一的吗?
茶叶,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饮品之一,其魅力更是不仅仅在产量上,要想了解、读懂,真的需要深入、细致去挖掘、发现和懂得欣赏。日本也仅仅是把茶叶的仪式感发扬了一把,算是对“上品”的一种尊重吧。
如果说中国的泛茶文化只有仪式感的话,那也太小瞧我们的老祖宗了。
■网友的回复
你倒是给出一家调查公司的数据啊。要不然说个锤子
首先啊,你举例的只是一个品牌的现象,而不是一个国家的现象。
那我只能认为你是说为啥我们没有这样的品牌。
那首先就得问了,数据在哪里?品类市场占有率多少?回购率多高?你的数据来源都不说,说啥?
再者,一个立顿卖茶,他也只是一个品牌,你知道中国有多少卖茶的渠道吗?
刨去低劣的不说,就说优质的:私人的渠道,国内大小品牌的渠道。
再加上我们十几亿人口的喝茶文化习惯带来的数据,我打个五折,销量营业额加起来不得绕立顿绕出个螺旋丸?
或许是因为我们喝茶的消费群不是仅仅靠一个品牌供茶吃的,所以你才会觉得我们没有类似立顿这样的品牌,但这也是我们的特色,类型多样,口味多样。这不是缺点,别家一只鸟,我家百鸟纷飞,不好吗?
说到出名,这又得说中国文化,茶叶在中国历史中,是最普及的,小到路边摊吃茶,大到贡茶,虽有阶级,但各个阶层都有,融入生活的程度之高,几乎是中国人的烙印了,到现在一些地方都管喝水叫吃茶。英国怕是做不到这么高,这么普及的程度。
再看看英国的茶叶历史,了解茶历史的人都大致知道,茶是作为稀缺奢侈品与地位象征传入英国的,最先也是先流入皇室的。
二者的切入点就不一样。一个普及的如同柴米油盐一般的存在,一个是一来就带有名贵感的稀缺饮料。
文化背景不同,就如同当年某网红在国内丑的出名,出国了反倒成美女,一个道理。
■网友的回复
孔子曰:得渠道者得天下。
举个例子,我种了50亩茶叶,每年采摘5000kg茶叶,抛除管理费、土地费、人工费、肥料,每kg茶叶纯利润6元,5000kg总利润3万。以每公斤30元的单价批发给某品牌,厂家经过广告、精美包装、营销后,每公斤茶原料分成10盒,每盒20元,一公斤200元,抛出销售、包装、仓储费用,净利润100元/kg,5000kg总利润50万。
5000kg茶叶,生产商利润3万,渠道商利润50万,并且生产商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鸦片战争打开国门后,中国是生产商、英国是渠道商,并且中国还不是唯一的生产商,还有印度、斯里兰卡竞争。
这也就是中国所有茶叶品牌之和还不如一个不产茶的英国立顿的原因。
■网友的回复
题主最好先理清一下,题干是按照什么标准来认为,中国的茶企不如立顿。
■网友的回复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源自中国,茶文化发源自中国。然而根据近年的统计数据,中国人均每年的茶叶消费量却在世界上排到了第十九位。排在前几位的,反而是英国,爱尔兰这些不产茶的国家。
当然,英伦风的茶是要加很多东西的
没有自然条件长出茶叶的西方国家,反而成为了茶叶的消费主力,这很显然是因为茶叶的成功传播。
那么茶叶这种来自东方的神奇树叶,是如何漂洋过海,传向西方乃至世界的呢?
南方有嘉木
其叶有真香
《诗经》有云:采茶薪樗,食我农夫。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茶已经开始作为一种饮料,并在秦汉之后,饮茶之风日盛,逐渐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而茶文化,也随着中华文明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着,衍生出了诸多的茶叶制法。
不同发酵的茶
从右到左:绿茶,黄茶,乌龙茶和红茶
与此同时,随着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茶,在宋朝开始也逐渐传到了周边的日韩等国,并在当地生根发芽。茶叶的传播,最早是以东亚文化圈的整合而展开的。
直到大航海时代开始,西方人才第一次正式接触到茶叶。如公认的第一个品尝中国茶的欧洲人,葡萄牙人加斯帕·达·克罗兹神父曾在他撰写的《中国志》中写到:如果有人或几个人造访某个体面人家,那习惯的做法是向客人献上一种他们称为茶的热水。
葡萄牙人也是选对方向了
才能在东方占得先机
但真正将茶传入欧洲的是后起之秀荷兰人。十七世纪开始,低地国家完成了独立,荷兰东印度公司日益兴盛。之后,荷兰东印度公司指示每艘商船都要从中国以及日本运一些茶回国,由贵族自上而下地引发了欧洲的饮茶风潮。
虽然东南亚本身的热带产物也很重要
但参与到东亚尤其中国、日本的贸易体系
才是真的利润丰厚
十七世纪中期,茶叶开始经由荷兰商人之手传到英国。但最开始,茶在英国并不是作为饮料,而是被包装成一种治疗百病的神秘东方树叶,并成为了第一种在报纸上推销的商品。
《科勒的药用植物》中的茶树
当时的人们可以在咖啡馆买到茶叶和茶制品,尤其是红茶以其柔顺的口感,能提神,祛除寒冷的功效,比酒健康等优点,很快获得了上流社会的好评。不过在刚开始,囿于高昂的价格,茶叶只流行于少数贵族之中。工人阶级和贫民与这种神秘的饮料基本是无缘的。
直到三次英国对荷战争后,茶叶才开始直接从中国进口到英国。然而,此时茶叶的价格依旧十分昂贵,对广大群众来说仍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奢侈品。
很贵族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革命,英国国力日益强盛,逐渐成为“日不落帝国”,茶叶在英国也慢慢走进了千家万户。然而日益巨大的茶叶进口额,背后却与我国近代的血泪史息息相关。
十八世纪的中国,农业与手工业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中国经济高度自给自足。如此一来,欧洲产品在中国的市场十分狭小,几乎找不到销售市场,唯一的例外是中国对白银的大量需求。如178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的财库尚有二十余万两白银盈余,翌年反而出现22万两白银的赤字。
欧洲人在美洲发现发现的贵金属
最终也大都流向了东亚、南亚
为扭转由茶叶贸易产生的巨额贸易逆差,东印度公司开始大规模向中国贩卖鸦片,以求逆转贸易逆差。但鸦片比之茶叶,显然是祸国殃民的成瘾品,很快遭到了中国政府的阻截。鸦片战争由此爆发,并以此为标志拉开了近代中国屈辱史的大幕。
“臣有两句诗不知当讲不当讲”
溪边奇茗冠天下
武夷仙人从古栽
中国虽然是茶叶的故乡,但在如今的茶叶种植业,却并不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斯里兰卡,印度等国在茶叶产量,出口量,创汇量中的部分指标甚至胜过我国。而十九世纪英国一位叫罗伯特.福琼的植物学家,正是将茶树籽带到这些温暖地区的人。
英殖民地的茶叶产量曾在近代大幅超越中国
而待中国政治经济状况稳定后
又再次初步夺回曾经中国的份额
福琼受东印度公司的委托,曾两次前往中国,以获得品种优良的茶树,并在其广阔的殖民地进行种植。福琼为了深入当时不为外国人开放的中国内陆产茶地区考察,剃了头发换上长袍,乔装打扮成中国人。
其主要路线大致为由上海出发,经嘉兴,杭州前往徽州、严州这些绿茶产区之后回到上海。在上海做一段时间的休整,之后又从宁波出发经衢州到达福建武夷山的红茶产区,最后将得到的种子,茶工等带到今天印度的喜马拉雅山南麓。
一路运到阿萨姆也是不容易
福琼的观察很有见地:红茶茶树(广东茶树)与绿茶茶树品种之间的差异很小,红茶与绿茶的主要差别在于加工的不同,并认为最好的茶叶是福建的红茶和徽州的绿茶。
广东丹霞1号茶树
在以他为首的一众植物学家的努力下,茶树在英国的南亚殖民地广为种植。当地酸性的肥沃土壤,热带季风的气候及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因喜马拉雅山的阻挡而形成的的大量降水,使当地迅速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红茶产区。
如今日闻名世界的阿萨姆红茶(产自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锡兰红茶(产自今斯里兰卡),大吉岭红茶(产自印度孟加拉邦大吉岭高原)等茶种,便是从那时起引福建武夷山脉的正山小种等茶种与当地野生茶树杂交而来的。
大吉岭茶园
由于茶树在英国各大热带殖民地的广泛种植,在1854到 1875年间英国茶叶进口量上升超过八倍,茶价迅速下跌,茶叶由此走进了英国千家万户的日常。而与此相对的,则是原产地中国国际茶叶贸易量的迅速下滑。
在印度种植茶叶成功后
英国人又将茶叶生产带向他的各个殖民地试验
比如英属东非
基于此,福琼被许多人认为是史上最大的商业间谍,他给当时脆弱的中国经济深深的捅了一刀。不过抛开民族情感想想,让茶叶只在中国种植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真的是长远之计吗?若非外国的竞争者压缩了中国茶的盈利空间,中国的近现代化革命,又将迁延多久才能发动呢?
推荐阅读
- 新浪有些新闻都在乱写,作为门户网站,有人管吗
- 去十渡玩是种怎么样的体验?
- 作为女生你穿过啥样的情趣内衣
- 遇到欠钱不还的,作为债主,你会采取啥措施追债
- 作为一个在澳洲读研的穷留学生,怎么样才能优雅地生活?
- 母乳这么全能,有没有啥坏处
- 当家人(爷爷)得了癌症,作为孙子的我能做些啥,本人还在念大学
- 腹式呼吸可以作为常规呼吸方式么那样对身体是不是会有害
- 作为辅导员,有学生反映年终评奖不公平咋合理处理
- 作为幼师 生活中有啥具体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