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盲实验是不是科学

迷信双盲实验的朋友建议读读《勾勒姆医生》!两位英国社会学家从社会学层面分析了安慰剂效应中的不合理解释,洞悉了现代医学的核心漏洞。书摘:医学中的科学是我们用来治愈疾病最强大的工具,但只有当完全理解了我们是怎样构建这一门科学时,我们才能用他给人类带来最大利益。以下引用某网友的读后感:安慰剂效应通常是指在没有明显的对身体的干预下,病人的精神力量使自身痊愈的现象。它之所以从被发现以来一直是医学科学的重大难题,首先是由于它的存在使得每一种新药物或者新的治疗方法问世时,研究人员都不可能不在进行对比试验前就对其效果作肯定评价。其次是它的存在使得医学科学处于一个相当尴尬的地位,如果说精神力量就能使病人痊愈,那么药物和医生还有什么存在价值呢。最后便是由于这个效应本身包含了如此多的相关因素,以至于人们至今无法对其证实或证伪。
谁的心理作用?——安慰剂效应的关联因素
通常认为的安慰剂效应只与被试者有关的看法是不够完全的。
一个完整的测试过程不仅包括被试者的反馈,还包括测试者在测前的预期以及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显然任何一个测试者潜意识里都希望最终的结果能够符合自己的预期,所以当试验显示出一个模棱两可的结果时,试验者的解读都会倾向于他们的预期。这在药物试验中称为“试验者报告偏差”。这种偏差不同于安慰剂效应,没有改变实际的被试者的身体状况,而仅仅改变了报告中的被试者身体状况。但是就试验结果而言,它起到的效果和安慰剂效应是相同的。当然,如果分析试验结果的人事先不知道试验的目的,那么一定程度上的试验者报告偏差还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安慰剂组和试验组的分配情况通常是随机的,而且对研究者保密。
再来看看被试者的情况。由于反馈信息的一大部分是由病人来报告的,而对于结果的期望作用同样也会发生在他们身上,所以就产生了病人的报告偏差。此时病人的实际身体状况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又称之为“假安慰剂效应”。然而在有些时候,病人对于药物的信任确实能引发健康状况的改善。比如大脑中内啡肽的增加、免疫力的增强或者伤口加速愈合等等。这些实际的作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慰剂效应。
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的是,试验者和被试者并不完全彼此孤立。心理学家通过对在校学生的一组测试发现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实际表现。而且由于这些试验的评估者是第三方,所以完全排除了报告偏差的影响。那么相应的在医学治疗中,如果医疗人员对结果感到乐观,那么这种乐观传达给病人就会加强真假安慰剂效应的作用。
综上,在一次安慰剂对比试验中,至少有四个因素可以影响其结果:
1 试验者报告偏差
2 假安慰剂效应——病人报告偏差
3 真安慰剂效应——病人的心理状况影响其生理状况
4 试验者对病人的期望效应——增强了2和3
因此,为了避免以上四个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被试者和测试者都必须对试验内容一无所知。也就是说,病人不能知道自己服用的是药物还是安慰剂;研究人员也不能知道哪些病人服用药物,哪些病人服用安慰剂。采取了这些预防措施的试验称为“双盲试验”。它在药物研发和临床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和认可。
不可能的双盲测试——安慰剂效应是否存在?
至少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安慰剂效应就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边是研究人员至今不知道该给予它怎样的地位,另一边大量的病人已经从各种安慰剂治疗中获益了。比如,在治疗关节炎中,膝关节内部清洗手术是公认的高效疗法,但是仅仅膝关节被刺过的病人却和做过真正手术的病人一样痊愈了。
由于就结果而言,那些经历重大外科手术的病人最终也是自行痊愈的。所以与其说安慰剂效应和真正的手术效果一样好,倒不如说两者都是无效的。所以为了证明安慰剂效应到底是否存在,必须比较接受安慰剂的病人组和没有接受任何治疗的病人组。只有前者比后者恢复得更好,才能证明安慰剂效应是确实存在的。
2001年,两个丹麦医生查阅了所有能找到的有关没有给与治疗和给与安慰剂治疗的比较试验。他们发现,在病情恢复方面,接受安慰剂治疗和未接受任何治疗的病人没有明显差别。至此,安慰剂效应似乎被证伪了。
但是,这样的一个试验其实是有明显漏洞的。(搞脑子的来了XDD)
将一种治疗(无论是实际治疗还是安慰剂治疗)与不给与任何治疗进行对比的试验是不可能“双盲”的!因为病人未接受治疗的事实是无法掩盖的,否则就等于进行了安慰剂治疗。
那么,知道了有人没有接受治疗就会相应在安慰剂治疗组中产生期望效应和报告效应,从而掩盖了真正的安慰剂效应。那么,试验的结果就应该是,无论安慰剂效应是否真的存在,服用安慰剂的病人都比什么治疗都不采取的病人康复得更快。也就是说,这类试验是不可能失败的,它应该总是证明安慰剂效应是存在的。
那么,为什么实际试验结果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正因为不接受治疗的事实无法被掩盖,那些病人为了自己的健康考虑就会在试验之外偷偷采取其他的治疗方法。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病人则不会这样做。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不接受任何治疗的病人组实际上变成了接受正常治疗的病人组。试验的初衷就这样在研究者好不知情的状况下被打破了。所以,这个试验实际上是无效的。因为对于安慰剂治疗和不接受任何治疗的对比试验是无法“双盲”的。
甚至,又有批评者指出,在一般进行的普通治疗和安慰剂治疗的对比试验中,“双盲”也是无效的。因为有的病人会根据自己在服药后是否发生不良反应来判断自己服用的是药物还是安慰剂。这就意味着,即使药物治疗的最终结果更好,也只是因为有不良反应的药物产生了更强的心理暗示导致了更强的安慰剂效应。因此我们也许永远无法得知病人的康复是由于治疗起效还是由于安慰剂效应。
结语——自相矛盾的安慰剂
好吧,到这里,肯定有人要说:如果安慰剂真的有效,应该好好利用起来。
呃,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安慰剂治疗说出来就不灵了。
比如说,如果医生问你“你要真正的治疗还是安慰剂治疗?”答案百分百是前者吧。并且如果医生告诉你他采取了安慰剂治疗,那就没有任何心理期望和暗示,就不会发生安慰剂效应,最终就和不采取任何治疗一样。所以安慰剂治疗的必要条件就是让病人以为自己在接受真正的治疗。
作为医生,你愿意欺骗病人么?作为病人,你愿意被骗么?
作为将医学视为纯科学的研究者,你愿意相信心灵能以一种你无法解释的方式干涉身体么?
正如开篇提到的,安慰剂效应的存在使医学科学处在了一个相当尴尬的位置。这种尴尬不仅包括了“要不要欺骗病人?”这样的道德问题,还包括了“如果非正统科学的疗法,比如安慰剂治疗,真的有效,继续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去研究新的正统疗法是否有必要?”的事关学科发展的问题。
于是,病人和从业者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医学究竟是一门以群体利益和长远发展为重的纯科学还是一种以个人利益和短期效应为重的救助手段?
P.S:《勾勒姆医生》世纪出版集团“开放人文”系列 勾勒姆医生 (豆瓣)
■网友的回复
我刚看了@奥卡姆剃刀关于音响的这篇博文Sina Visitor System ,其它我不想说,但对它提到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双盲测试问题,引起了我的好奇。虽然他文中的结论是无法分辨,但我确实更喜欢百事可乐,并且能始终如一的感受到两者的区别:可口可乐稍微发苦,而相比之下百事略甜。如果上述的双盲测试为真,那么问题就来了,是否这种双盲测试结果就可以用来证明那只是我的错觉?如果不是,那为什么在双方可见甚至单盲的情况就能始终如一的喝出相同的结论呢?我在想,会不会有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当接受信息的差别小于特定粒度时,我们需要额外的信息来帮助大脑区分,而可乐的商标就是这种额外信息之一。也就是说,双盲实验并不一定能证明什么,粗暴的双盲设计犹如在千米之外肉眼区分男女两个人,最后得出这两个人没有性别之差的结论。那么又如何证明一个双盲实验设计是否粗暴呢?我想了想,这很难证明,因为本来我们就是想探测实验对象的区别,而合理的设计恰恰需要我们先了解两者的区别,这是一个死结。So,对于双盲实验得出的结论恐怕也只能合理的使用,切不可奉为圭臬不可动摇。
■网友的回复
通过双盲实验而未发现毒副作用的药也不少,频繁发现新的毒副作用导致废弃禁用,而且双盲实验并不是用键盘一敲就能进行的,烧钱费时超出你想象
【双盲实验是不是科学】 还有部分文盲认为通过了双盲的药就100%有效,其实这些药理想有效率能有90%就很厉害了,投入临床中有效率能到70%就吊炸天,凡事需要动点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