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六名青年工匠的百态人生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 , 新京报联合腾讯新闻、快手推出策划报道《百工四季图鉴》 , 展现青年工匠的风采 。 报道展示了一个个最独特、最精彩的职业 。 在零下30℃的北极拍摄极光、在海拔4700米的雪山上寻虫草、在千米高空进行索道除冰……我们用文字和视频记录下了这些劳动者最惊叹的瞬间、最动人的故事 , 这里面有你没听过的职业、没见过的奇观、没品过的人生百态 。
江豚保镖:
父亲让我见到江豚 我也会让孩子见到
何东顺 中国绿发会东洞庭湖江豚保护地巡护员
【青年】六名青年工匠的百态人生
文章图片

何东顺(右一)和同事在洞庭大桥水域监督船舶污染 。
何东顺从小在洞庭湖旁长大 , 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家乡 , 成了中国绿发会东洞庭湖江豚保护地的一名巡护员 。 可能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吧 , 我父亲就是保护江豚的 。 何东顺家中三代原本都以捕鱼为生 , 直到他父亲这一辈 , 因为一次邂逅与江豚结下不解之缘 , 改变了之后的生活轨迹 。
有一天他去捕鱼 , 发现网缠住了一头小江豚 , 母江豚就一直在小江豚背下拱啊拱 , 把它拱上水面 , 因为江豚是哺乳动物 , 是需要浮出水面呼吸的 。 当时我父亲就觉得母爱非常伟大 。 也就是从那个时刻起 , 何东顺的父亲跟江豚便有了某种密不可分的联系 。 此后 , 他开始保护江豚 , 还逐渐召集周围的渔民一起保护 , 这帮猎鱼者从此变成了守护人 。
江豚保镖一年有360天都要在水上工作 , 春冬两季是他们最忙碌的季节 。 春季的3-5月份是江豚繁殖及洄游的季节 , 每年10月到次年1月份是洞庭湖退水的季节 , 这期间都是江豚最需要被保护的时候 , 保镖们要24小时在洞庭湖值守 。 他们夏天巡湖被晒到脱皮 , 冬天的寒风像是刻到骨头里 , 但是没有退路可言 。
我最难过的事就是看到江豚死亡时仍面带微笑 。 如果我们年轻人不去保护江豚 , 就再也没有人保护它了 。 我的意义就是不让江豚灭绝 , 我的父亲让我见到了江豚 , 我也会让我的孩子见到 。
虫草西施:
成立合作社帮当地对外销售虫草松茸
格绒卓姆 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贡沙村村民
【青年】六名青年工匠的百态人生
文章图片

找到虫草十分不易 , 每发现一根虫草 , 卓姆都异常兴奋 。
1997年出生的藏族姑娘格绒卓姆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 每年5月 , 她和家人都要牵上牲畜、带足干粮 , 搬到虫草山上的小房子里住 , 这样每天可以节省3小时路途 。 每年只能采一个多月的虫草 , 这是他们重要的收入来源 。
【【青年】六名青年工匠的百态人生】只有最高的山上才会生长虫草 , 格绒卓姆采挖虫草的地方海拔约4700米 。 虫草生长得隐蔽 , 需要丰富的经验和一定的运气才能发现 。 卓姆笑着说 , 结婚4年以来 , 来自云南的丈夫每年都一起上山 , 至今一根虫草都没有找到过 。 即便是卓姆自己 , 一天最多也只能找到五六根 。 所以每发现一根虫草 , 卓姆都异常兴奋 。
虫草季过后紧接着是松茸季 , 卓姆又会去松茸山上 , 在森林中寻找松茸 。 在卓姆的家乡 , 许多老藏民不懂汉语 , 不能外出打工 , 只能依靠采挖虫草和松茸为生 。
2017年 , 卓姆让父亲为她拍摄了一条采虫草的视频发到网上 , 卓姆就此走红 , 成为拥有数百万粉丝的虫草西施 。 她在家乡成立了合作社 , 帮助当地居民对外销售虫草松茸 。 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姑娘说 ,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 , 把美丽的家乡推介出去 , 让父老乡亲都过上更好的生活 。
采虫草是最适合我的事情 。 我也出去打过工 , 外面的生活压力很大 , 在家乡才是最幸福的 , 哪里都比不了 。 现在这样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 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才叫活着 。
种珊瑚的人:
珊瑚残枝种回礁石 我们要替珊瑚发声
夏嘉祥 深圳珊瑚保育组织潜爱秘书长
【青年】六名青年工匠的百态人生
文章图片

潜水员在海底捡拾并种植珊瑚 。
由于渔船拖网、垃圾覆盖等原因 , 珊瑚越来越少 。 有这样一群人 , 他们默默守护、救助着珊瑚 。 深圳珊瑚保育组织潜爱秘书长夏嘉祥介绍 , 夏天是珊瑚长得最快的时候 。 他们潜入海底 , 把那些被船锚、渔网、猎鱼人士用渔枪弄断的珊瑚残枝捡起来 , 固定到一张悬浮网上 , 把它们和泥沙隔离开 , 观察六个月到一年左右 , 选择恢复良好的珊瑚残枝种回到礁石上 。
夏嘉祥从2012年开始参加潜爱的志愿者活动 。 据其介绍 , 海底作业有时很危险 , 但他们都觉得很值得 。 水下作业的时候 , 船只在他们头上飞来飞去 , 废弃的渔网漂漂荡荡 , 一旦人被渔网困住 , 气瓶里的氧气又恰好不够 , 就会直接威胁到生命安全 。 夏嘉祥说 , 有时气温很低 , 在水下会冷得直哆嗦 , 得忍受着把事情做完 , 因为事情总要有人去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