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时空#【边疆时空】刘洁 | 昭君和亲文学景观的双重呈现——以昭君村、昭君墓、昭君庙为例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边疆时空】刘洁 | 昭君和亲文学景观的双重呈现——以昭君村、昭君墓、昭君庙为例
#边疆时空#【边疆时空】刘洁 | 昭君和亲文学景观的双重呈现——以昭君村、昭君墓、昭君庙为例
本文插图

刘 洁
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 。 代表性成果为《唐诗审美十论》《唐诗题材类论》《中国古代文人与传统文化》 。 主持建设的“中国古代文学”获甘肃省级精品课程 。
摘 要:昭君和亲是古代诗歌与民间传说中的重要题材 。 昭君村、昭君墓和昭君庙作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景观 , 不仅反映出古代诗人与广大民众对昭君和亲的不同认识和理解 , 而且蕴含着时代民族、地域文化和信仰观念等方面的人文内涵 , 启发人们多层面地展开对昭君和亲的历史、地理及人文想象 , 能够唤起人们对历史、现实、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与追寻 。
关键词:王昭君;和亲;文学景观;昭君村;青冢;昭君庙
众所周知 , 一个民族的文学往往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上层的、知识分子阶层的文学 , 属于精英文学(雅文学);一部分是社会底层的、平民的文学 , 属于民间文学(俗文学) 。 有关汉代昭君和亲的历史 , 不仅见于古籍野史 , 而且活跃于雅俗文学之中 。 在古代诗人的笔下 , 吟咏昭君和亲的诗歌代代相传 , 从未间断;在民间大众的口中 , 传说故事层出不穷 , 异彩纷呈 。
汉元帝时期的昭君和亲 , 原本在历史记载中文字并不多 。 据《汉书·元帝纪》载:“竟宁元年(前33)春正月 , 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 。 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义 , 既伏其辜 , 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 , 乡慕并礼义 , 复修朝贺之礼 , 愿保塞传之无穷 , 边垂长无兵革之事 。 其改元为竟宁 , 赐单于待诏掖庭王嫱为阏氏 。 ’”另据《汉书·匈奴传》载:“竟宁元年 , (呼韩邪)单于复入朝 , 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 。 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 。 单于欢喜 。 ”“王昭君号宁胡阏氏 , 生一男伊屠智牙师 , 为右日逐王 。 呼韩邪立二十八年 , 建始二年死 。 ”“呼韩邪死 , 雕陶莫皋立 , 为复株累若鞮单于 。 ……复株累单于复妻王昭君 , 生二女 , 长女云须卜居次 , 小女为当于居次 。 ”就是这些简短的史料记载 , 经过由汉至清历代文人的反复吟咏 , 以及民众口头的演绎传播 , 昭君成为了封建时代和亲事件中最引人注目的代表者 。
据不完全统计 , 目前已知古代文人创作的有关昭君和亲的诗歌有1100多首 , 近现代咏昭君诗词300多首;另外 , 还搜集到广泛流传于民间、争说于众口的昭君和亲传说80多篇 。 雅俗文学中如此丰富的诗歌和传说 , 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诸如昭君村、昭君墓、昭君庙等文学景观与文化景观 。 而且按照文学景观的层级来说 , 这些景观“既有自然山水 , 又有人文内涵 , 更有优质的文学内涵 , 则是最高的文学景观” 。 这些文学景观不断地被书写、被改写、被传播、被生新 , 因而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
一、昭君村
据班固《汉书·元帝纪》文颖注中说 , 昭君“本南郡秭归人” 。 汉朝的南郡秭归即今天的湖北兴山县 。 昭君村位于兴山县南部、香溪上游 。 古时又称明妃村、妃台村 , 现称宝坪村 。 唐代至民国以来 , 人们为纪念昭君在兴山建台立祠 。 据《宜昌府志·疆域》记载 , “昭君台在兴山界中 , 乡人怜昭君 , 筑台望之” , 并在昭君台上建昭君祠 。 唐代建昭君院 , 宋代立有“昭君故里”碑 , 明代又重修昭君院 , 清光绪十年(1884)又重立故里碑 。 这些都足以说明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 , 人们从未忘记和亲异域的昭君 , 没有忘记昭君为汉匈和平作出的积极贡献 。
(一)文人凭吊怀古之地
据现存的咏昭君诗来看 , 唐宋时期有一些诗人先后来到秭归 , 他们拜访昭君故里 , 寻觅昭君遗迹 , 并写下相关诗作 。 唐代崔涂的《过昭君故宅》在睹物思人的同时 , 高度赞扬昭君为国家“静胡尘”的功绩:“以色静胡尘,名还异众嫔 。 免劳征战力,无愧绮罗身 。 骨竟埋青冢,魂应怨画人 。 不堪逢旧宅 , )寥落对江滨 。 ”白居易也是唐代较早到过昭君村的诗人 , 他的《过昭君村》 , 一边抒发昭君因貌美遭到众妒而出塞的高论 , “独美众所嫉 , 终弃出塞垣”;一边感慨当地因昭君入宫而村女灼面的习俗:“村中有遗老 , 指点为我言 。 不取往者戚 , 恐贻来者冤 。 至今村女面 , 烧灼成瘢痕” 。 此后咏昭君村的诗人多吟及这一风俗:“十二巫峰下 , 明妃生处村 。 至今粗丑女 , 灼面亦成痕”(宋·王十朋《昭君村》) , “村女至今犹灼面 , 恐教红粉葬胡沙”(清·德克晋步《昭君村》) 。 但直到清代阮文藻的笔下 , 才一反前人对此陋俗的单纯叙述 , 引申为颂扬昭君和亲 , 视昭君和亲为国之屏障 , 唱出了时代的高亢之音:“生女不须频灼面 , 明妃还自汉屏藩”(《昭君村在归州东北四十里》) , 由此提升了此类诗作的思想境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