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水汽平衡是治理沙漠化的唯一科研原理( 三 )
4.3 , 大西北荒漠化只是2万年内发生的现象能否为大西北引入年植被用水1万亿m3?就要研究中亚地区有这么丰富的水源吗? 即还需要请教‘考古学家’;4.3.1 , 中亚地区荒漠化只是最近2万年内发生的现象;‘考古学家’证明:在2万年以前 , 中亚地区 , 中国的大西北地区 , 塔里木地区河湖广布 , 水肥草美 , 森林茂盛 , 中亚有云水源!且都是西风环流所赐!中亚、大西北的荒漠化、沙漠化只是最近1--2万年内发生的现象;其证据是:证据①:(百度)“塔里木盆地”的资料表明:“塔里木盆地原来不是干燥的 , 大约在100多万年前 , 塔里木盆地中并无沙漠 , 而是河湖众多 , 植物繁盛 , 气候湿润的绿洲 。 ”即中亚地区曾经河湖众多;那么 , 塔里木盆地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沙漠化的危害呢?(百度)“楼兰古国”的资料表明:“1934年5月 , 一支探险队在楼兰库姆河边,这里出土了距今3800年为印欧人种的“楼兰美女” 。 还有一些5000-6000年以前的石刀、石矛、石箭头、细小石叶、石核等 。 这清楚地显示 , 今天已是不毛之地的楼兰 , 自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直至汉代前期 , 的确曾绿草萋萋 , 森林覆盖率达到40%” 。也就是说 , 塔里木盆地沙漠化危害只是在近1-2万年内显现;证据②:人类文明史说:公元前4000年人类历史出现“两河文明”;即6000年前中亚地区也曾经是水草肥美的森林茂盛带;结合人类文明史 , 即中亚地区的荒漠化也是起始于近1-2万年内;且与大西北同步;从中亚来到中国的“楼兰美女”就是这种‘同步’现象的证据;这就证明在1-2万年以前 , 在中亚地区、塔里木地区都是水肥草美 , 森林茂盛 , 人类宜居之地;结合地理知识 , 云雨源是西风环流所赐!证据③ ,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朱震达先生(所长)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沙漠化过程及其发展趋势》论文 , (见:《中国沙漠》1987年第一卷 , 第三期)论文中 , 作者反复表明 , 塔克拉玛干沙漠化危害起始时间是2万年内的事 , 这与我们观点一致!4.3.2 , 喜马拉雅山脉隆起到海拔5600米以后荒漠化开始了科学家一致认可的是:塔里木水源干涸是与喜马拉雅山、昆仑山、、、不断隆起的过程密切相关;它们一方面阻挡了低云层暖湿气流进入;一方面把气流顶托到海拔6000米高云层的气流高速通道 , 气流在高云层内高速运行 , 无法形成降雨;进而破坏了当地水汽平衡;问题是 , 喜马拉雅山的隆起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它是慢慢长高的;那么 , 它们长高到什么高度时 , 大西北就开始显现荒漠化的危害呢?这点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哲学家认为 , 事物的变化总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中亚、大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沙漠化 , 也应该有个“量变到质变”的“突变点”;我们可以认为 , 当喜马拉雅山 , 帕米尔高原…长高到一定高度后 , 使进入到中亚、大西北地区的暖湿气流降雨量 , 开始不足以抵消当地的水汽挥发量 , 当地水汽平衡被破坏 , 荒漠化、沙漠化危害就开始显现;这个“一定高度”就是“量变到质变”的“突变点”!那么 , 在1-2万年前 , 在塔里木盆地是水肥草美 , 森林茂盛的时候 , 喜马拉雅山脉、帕米尔高原的平均海拔高度是多少呢?我们把现在喜马拉雅山、帕米尔高原的平均高度只按海拔6000米计 , 再按喜马拉雅山每年长高2cm计 , 二万年也最多长高了400米;所以2万年前 , 喜马拉雅山、帕米尔平均海拔高度不超过5600米;即当喜马拉雅山、帕米尔高原隆起到平均海拔高于5600米以后 , 中亚、大西北地区水汽平衡开始被破坏 , 荒漠化、沙漠化危害开始显现;而在喜马拉雅山的平均海拔高度低于5600米以前 , 暖湿气流能够自然地翻越高山 , 充分满足大西北的水汽平衡 , 湿润西北大地 , 大西北也曾经水肥草美 , 森林茂盛 , 是人类宜居之地;这个平均海拔高度5600米就是使中亚地区、大西北荒漠化的“突变点” , 是大西北呈绿化与大西北被沙漠化的分界线!也就是说 , 不需“炸平喜马拉雅山”了!只需“削平”喜马拉雅山 , 使其平均高度不超过海拔5600米 , (比如海拔5500米时) , 就能够保证暖湿气流自然翻越高山 , 充分满足大西北的水汽平衡需要;恢复当地的水汽平衡;能够恢复喜青藏高原在海拔5500米时的自然生态;使西北大地 , 塔里木盆地重返水肥草美 , 森林茂盛的绿色环境;且稳定期至少达一万年之久;这个“海拔5600米高度”观念很重要 , 它为我们绿化大西北的科学研究 , 起到一个“标杆”作用 , 也是开通‘风口’理念的依据;【魏科文章中:有需要将喜马拉雅山降低2000米的字句】而“削平”喜马拉雅山 , 使其平均高度不超过海拔5600米的实质是:让弥漫青藏高原的(中云层主体)气流的海拔高度不超过5600米!!!再结合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200米;再结合高原有高山必有沟壑的地理结构;再结合气流的涌浪效应、短板效应、负压效应 , 再结合青藏高原的‘感热汽泵’效应等因素;自然会大胆提出:只需在高原沟壑开通‘风口’ , ‘风口’底部高度海拔4200--5400米 。 就可以达到弥漫青藏高原的暖湿气流的海拔高度不超过5500米!即不要削平喜马拉雅山 , 就可以达到“削平”喜马拉雅山的效果;但这个设想是否科学、是否可行呢?需要继续分析:为此 , 需要了解弥漫青藏高原的气流主体是什么?气流规律是什么?五 , 弥漫青藏高原的暖湿气流主体是西风环流;这是一个已知的、被忽视的新论点 , 事关全局 , 必须详细论证;弥漫青藏高原的气流主体是西风环流的证据是:5.1 , 西南季风、东南季风只是青藏高原的辅助云雨源!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魏科博士文章已经明确说明 , 西南季风、东南季风不能深入青藏高原;由现代科学理论、卫星云图 , 大数据也证明 , 西南季风轨迹只是在藏南地区打了一个“擦边球”之后 , 其轨迹东向移动 , 去弥漫云贵高原了;从而证明 , 西南季风基本不能染指青藏高原;自然不是弥漫青藏高原的气流主体;最新科学证据还有:中国青海大学--清华大学“天河工程”团队发表的“天河工程”---“整层水汽通量的水平分布图”(见图表4.) 。据中新社西宁(采访人员 张添福)报道:(节选 , 有下画线的是原文)2016年9月10日 , “天河工程”领衔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在“天河工程”论证启动会上提出:“科学分析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 , 进而、、寻找和探索新的水资源调控理论和方法势在必行、” 他们发表了“天河工程”(整层水汽通量的水平分布统计图)图表4.:“天河工程”(整层水汽通量的水平分布统计图) 。
推荐阅读
- 南水北调|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工程检修完成 1日恢复输水
- 大洋网|四川遭碾钙华滩恐难恢复,破坏者被罚一周公益行动
- 制造业|5月份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保持在临界点以上 我国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势头
- 西媒:新冠疫情或改变世界军力平衡 俄受较大影响
- 外媒:越南努力恢复经济 这些因素或助其吸引外资
- PMI|五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仍在荣枯线以上 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势头
- 美国维安该撤退或镇压?全美各地警方找平衡
- 阿正说动漫|京都纵火案犯罪嫌疑人已恢复,冷静供述用汽油能杀更多的人|ACGN新闻
- PMI|5月份制造业PMI显示: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势头
- 稳了!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扩张,经济恢复势头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