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要:泰拳的对练与对抗技法

精要:泰拳的对练与对抗技法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泰拳雄踞世界拳坛五百年 , 其拳艺堪称他国技击术之典范 。究其精要 , 不外乎体能、耐力、速度、反应、技术五要素 , 且缺一不可 , 又因各人拳术风格而各有差异 。如气力雄浑而未经抗打训练者 , 必难以在剧烈拼搏中占上同风 , 更可能不堪一击;气力不足者 , 技虽高难以发挥 , 一旦无以制敌 , 久战必受制于人 。具备上述五要 , 拳术才能完善 。
体能是指身体承受长时间剧烈运动的能力 , 长跑是锻炼体能的好方法 。长跑时身体各部肌肉均能得到锻炼 , 以提高运动质量 。
战斗力既包括体力 , 也包括心力 , 两者绝不可等同 , 更不可混淆 。能跑十公里的人并不一定能在擂台上打满五个回合 。因为搏斗不是一般的体育运动 , 必须能承受肉体的痛苦和心理的挫折 。能在劣势之中坚持奋战 , 反胜敌人 , 是拳师的根本 。这种意志力 , 泰拳称之为心力 , 有特殊的修炼方法 。
【精要:泰拳的对练与对抗技法】搏斗中很难做到只击人而不受人击 , 因此除须具备攻防技术和力量 , 还应具有抗击打能力 。在实力相当的比赛中 , 双方机会均等 , 致胜取决于技战术的运用 。遇敌发动强烈攻势时 , 除了闪避 , 也可招回击 。若无一定的抗打能力 , 必难逃败绩 。一般而言 , 出招击人的瞬间 , 必然会暴露出空当 , 对方若是老练拳家 , 会乘虚而入 , 我若来不及回防 , 则只有挨打 。
挨打并非耻辱 。在拳赛中(甚至在街头打斗中)被人击中 , 实属难免之事 。在搏斗中 , 可能因强弱悬殊而获胜 , 也有可能因一时之错招致失败 , 此实不足以代表以后再战时的结果 。因此在体力及技战术达到一定水平时 , 应有一定的意志力 。要能控制感情 , 遇危险关头 , 犹能镇定应变 , 勿因惊慌失措而犯错 。
在实战时 , 速度每每成为决定成败的因素 。速度快慢有先天因素 , 除了体能训练外 , 还要熟练各种招数 , 磨炼攻防意识 。平时训练得心应手 , 用时方能快似流星 , 疾如闪电 , 达到收自如的境界 。实战时 , 机会稍纵即逝 。意识差 , 动作慢 , 则每每失去制胜良机 , “手快不如意锐”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
反应也是泰拳的精要之一 。拳术一道 , 以技胜 , 尚奇巧 。拳师角艺 , 应当求诸种制敌本领 , 以自己之锐击人 , 同时避敌锋芒 , 使其难以逞强 , 进而破之 , 可谓是“拳无不可破 , 胜强智中求 。”
中国古代伟大的战略家孙武在其著作中论述道:“知己知彼 , 百战不殆 。”又云:“凡战者 , 以正合 , 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 , 无穷如天地 , 不竭如江河 。战势不过奇正 , 奇正之变 , 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 , 如循环无端 , 熟能穷之?”其中也有对兵形的论述:“夫兵象水 。水之形 , 避高而趋下 。兵之形 , 避实而击虚 。水因地而制流 , 兵因敌而制胜 。故兵无常势 , 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 , 谓之神 。”
上述表述也适用于搏斗 , 其表达的意思 , 无非是“智”的重要性 。
在策略上 , 泰拳有精要四则:强而避之 , 逸则劳之 , 乱而击之 , 弱即破之 。以上拳诀所示妙要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对策 , 切不可墨守成规 , 此为“智”之要也 , 与孙武的论述不谋而合 , 很值得习拳者参考和研究 。
拳技最为重要 , 泰国人自古以来就强调拳技 , 将身体四肢化为攻防武器 , 尤重手足运用的法度 。拳手必须熟练各式招数 , 始能谈角艺胜人 。在泰国拳坛 , 以技胜力的实例屡见不鲜 , 拳术修为也是泰拳手毕生追求之目标 。
泰拳技术是数百年来不断实践所得的精华 , 其实战价值堪称一绝 。泰国人自上而下就有一种观念:物质世界由四种基本元素组成 , 即土、风、火、水 , 世界万物皆由此四种元素组成 。此观念本属佛家四大理论 , 古时泰国的自然科学 , 如物理、医学、天文等学科 , 均依此基本哲学思想解释有关现象 。将此论引用于其拳术哲理 , 试分析如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