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课堂@麻隧之战:晋国的外交陷阱和秦楚的战略颟顸

从公元前597年的邲之战到前575年的鄢陵之战 , 二十余年间 , 晋国不仅从楚国手中渐次夺回霸主地位 , 而且展现了极为高超的战略素养、外交手段和军事运筹水准 , 标志着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策略的基本成熟 。 尤其是晋国外交层面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及其故意制造的陷阱 , 为达成总体战略目的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 但这一点 , 并未被后世所完全认知 。
史学课堂@麻隧之战:晋国的外交陷阱和秦楚的战略颟顸
文章图片
事情要从公元前584年晋国“联吴制楚”说起 。 这一战略层级的重大举措 , 不仅给楚国造成严重的侧翼威胁 , 而且对晋国的争霸策略大有启发 。 再加上公元前589年鞍之战后 , 晋国对齐国先打后拉所收到的极佳效果 , 都让晋国充分体验到了外交手段在大国争霸中的重要作用 。
有鉴于此 , 晋国开始有意识地重点运用这一手段 。 当时天下大势 , 齐国及一众诸侯国都已基本倒向晋国 , 晋国称霸的最后障碍 , 便是长期以来一直属于同盟的秦国和楚国 。
因此 , 如何拆散秦楚联盟 , 以便各个击破 , 成为晋国外交层面的一项全新挑战 。
表面看去 , 楚国是晋国的争霸死对头 , 而秦国自崤之战后便和晋国彻底闹翻 , 两国连年征战 , 早成世仇 。 秦楚联盟也已将近50年 , 要将之拆散似乎是天方夜谭 。
然而 , 世间的事情常常如是:“只有想不到 , 没有做不到 。 ”何况事在人为 , 于是晋国开始一反常态 , 渐渐向楚、秦两国“示好” 。
公元前582年 , 晋国国君晋景公有一次“偶然”视察战俘营 , 接见了一个叫钟仪的楚国战俘 , 此人估计是当时知名的古琴演奏家 , 更重要的是 , 他是楚国公族人士 , 应该和楚共王都有亲戚关系 。 此次接见后不久 , 钟仪就被晋国释放并送回楚国 。 这件事到底是晋景公的偶然之举 , 还是故意为之 , 相信不难判断 。
史学课堂@麻隧之战:晋国的外交陷阱和秦楚的战略颟顸
文章图片
当时楚国正被东方的吴国从背后折腾的够呛 , 正担心晋国趁火打劫 , 对于晋国的示好自然求之不得 。 双方以此为契机 , 相互派遣使者出使 , 洽谈恢复友好关系 , 乃至结盟事宜 。
这中间有一个知名人物起到了重要作用 , 这便是宋国的大夫华元 。 他因为和晋楚两国的执政大臣都有很好的私人交情 , 所以居中协调、组织了“西门之盟” , 这就是春秋时期有名的第一次饵兵之会 。 晋楚两国不仅不再相互攻打 , 而且还约定“好恶同之 , 备救凶患” , 即某一国要是挨打了 , 对方要帮着出头 。
西门之盟缔结于公元前579年夏5月 , 也就是说 , 经过三年漫长的交流和谈判 , 楚国和晋国终于形成同盟 , 虽然此时距离鄢陵之战(公元前575年)不过四年而已 。
这是晋楚之间 , 同样“示好”的事情也发生在晋秦之间 。
公元前580年 , 经过晋国多次示好和运作 , 秦晋两国终于会盟于令狐之地 。 这次会盟比较奇葩 , 说是会盟 , 但秦桓公和晋厉公压根没有见面 , 反而是相互派遣大臣和对方国君进行盟约 。
虽然看上去就很没谱 , 参与此事的晋国大夫士燮(范文子)当时也断定这一盟约必不长久 。 但不管怎么样 , 双方总算订立了盟约 。
由此 , 公元前580年和公元前579年 , 晋国陆续达到了自己的外交目的 , 和秦国、楚国两个看上去不可能和好的敌国达成了短暂盟约 。 虽然晋国从没说过要拆散秦楚联盟 , 然而晋国和秦楚的各自结盟 , 本身就是对秦楚联盟的重大冲击 , 已经在楚秦之间楔入了无形的裂痕 。
后续的事情果然向着晋国有利的态势发展 。
秦晋令狐之盟前后 , 秦桓公就对结盟敷衍了事 , 事后更不当回事 , 很快便予以违反 。 公元前579年 , 自作聪明的秦桓公想出了一个馊主意 , 他计划联合晋国西北的狄国以及楚国攻打晋国 , 于是派人向狄国说:“哎呀 , 晋国人要来打你们了 , 还让秦国一起来打呢!”


推荐阅读